2021 – 03 – 25 QT 馬太福音 26:17~35

馬太福音 26:17~35
26:17 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哪裏給你預備?」
26:18 耶穌說:「你們進城去,到某人那裏,對他說:『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裏守逾越節。』」
26:19 門徒遵著耶穌所吩咐的就去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26:20 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
26:21 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
26:22 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說:「主,是我嗎?」
26:23 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
26:24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26:25 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
26:26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26:27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
26:28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26:29 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26:30 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26:31 那時,耶穌對他們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26:32 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26:33 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26:34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26:35 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太 26:26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26:27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
26:28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3. 分享默想經文
(1)v17~25耶穌與12位門徒在過逾越節,吃逾越節的晚餐,也是俗稱的「最後的晚餐」。中國人過年為了逃避年獸所以要貼春聯、除夕要吃「團圓飯」,其實應該就是從舊約逾越節演變而來的習俗。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卷福音書中記載的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同,就像約翰福音那裏還穿挿了一段耶穌為門徒洗腳的過程,而馬太福音 這裏主要是耶穌指出是猶大將要賣主。分享一點默想的感動:

一、昨天經文的進度提到一個女人奉獻了30兩銀子來膏抹耶穌(馬利亞打破香膏),結果今天的經文就提到一個門徒為了30兩銀子出賣耶穌(猶大賣主)。馬利亞與猶大,或許可以代表了教會中的「麥子」與「稗子」,真信徒與假信徒、真信心與假信心、多結果子與不結果子(或結壞果子)。

二、v23「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約13:18「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耶穌故意說出來,是為了要警告猶大,耶穌已經知道了他的詭計,將要賣主,所以事先提出來,希望給猶大機會悔改。「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與「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都是指與主有很親密的關係,因為猶大是管錢的,是耶穌所信任的。有人質疑耶穌早就知道猶大要賣主,為什麼還選他當門徒?還讓他管錢?我們不能明白這些屬靈的奧秘,就像為什麼有些基督徒後來也會變節,本來信的很好,後來卻信不下去了…。我們知道的是神樂意給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悔改,可以服事…,但是神並不干涉每個人的「自由意志」,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上完全的責任。

三、有人認為猶大賣主,是因為耶穌不符他的期待。因為所有的門徒,以及以色列人,都把耶穌當作要來推翻羅馬的彌賽亞,他們想的全都是一場革命運動。耶穌一再說自己要上十字架,門徒是有聽沒有懂的。但是猶大可能想清楚了,認為耶穌不可能是他想像中的那個救世主,於是決定變節出賣耶穌。今天很多人信主,有人把耶穌當作財神爺、紅娘、老師、職業介紹所、醫生、法師……,期望耶穌可以滿足我們人生的各種需要,解決各種問題…。但是如果有人讀聖經發現耶穌原來拯救我們,是為了要「當神、當王、當主」,是要在我們人生各方面作王掌權的,是揀選我們要「捨己順服」祂的,或許有不少基督徒就會像猶大一樣,信不下去就變節了。我們到底真認識主嗎?猶大跟耶穌一起生活了3年半,也服事主「醫病、趕鬼、傳道」3年半,最後發現他還是不認識主。我們從猶大身上,需要學習寶貴的教訓:「我們認識主嗎?」、「我們服事的動機,到底是為了什麼?」

(2)v26~29耶穌與門徒過逾越節,最後的晚餐,是今天聖餐的由來,也是開啟了「新約」的到來。聖餐中實在涵蓋了太多重要的意義,而不應該是一個宗教儀式而已:
一、早在五餅二魚的神蹟中,耶穌就已經教訓百姓主的肉是可吃的,主的血是可喝的,所以人不要為必壞的食物(物質的需要)勞力,而要為永生的食物(神的話語與屬靈的生命)勞力。進而邀請他們「吃主喝主,領受永恆的生命」。當然百姓當時候聽不懂,都離開耶穌走了,但是我們今天再來讀這段經文,應該連貫起來看。就是世上萬民,想到的都是今生的需要,肉體的需要;而耶穌透過食物:五餅二魚、餅和杯,叫門徒從「滿足肉體的食物」,進而聯想到「滿足生命的食物」。什麼是滿足生命的食物?就是主的身體、主的血,就是主自己,要成為我們的生命。

二、當然,這樣想還是不夠,因為還是太抽象了,我們必須進一步更深的想下去。主的身體、主的血,為什麼能夠餵養我們屬靈的生命?我們必須從主的身體與主的血,聯想到「主的話語」與「聖靈」,唯有「神的靈與神的話」,能夠餵養我們「屬靈的生命」,叫我們屬靈的生命長大成熟。什麼是「屬靈生命的成長」?就是我們經常在講的,更多的結出果子,30倍、60倍、100倍,更多的「活出基督」,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

三、再進一步聯想,主的身體與主的血,是因為耶穌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赦免了我們的罪,「神的愛在此向我們顯明了。」我們現在綜合整理一下,聖餐不是一塊無酵餅或一個葡萄汁,然後一個簡單的禱告儀式而已,這樣實在遠遠不了解神的用意與苦心。耶穌的聖餐,以及早期初代教會的聖餐,其實就是吃一頓豐盛的飯,就是愛筵。我們更進一步應用,耶穌期望我們「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是在紀念主」。我們吃飯想到的不是舌頭與肚腹的滿足,而是想到每一次的吃飯,都是與主一起享用的「愛筵」,都是在赴「王的筵席」。在飯桌上,也是在「十字架的底下」,我們紀念主的愛,為我們捨命、流出寶血,賜給我們新造的生命。然後主用祂的話語、祂的寶血、聖靈,來潔淨我們的罪、餵養我們的靈魂,能夠長大成熟,能夠越來越像基督,多結生命的果子,成為「名副其實」天國子民,將來穿著潔白的義袍,共赴天國豐盛的筵席。地上每一頓的飯食,都是在預嘗天上的喜樂,每一次用餐,都是「聖餐」,都是與主同桌的愛筵。

(3)v31~35「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是誰要擊打牧人?擊打耶穌?不是猶大、不是宗教領袖?不是魔鬼,而是天父。耶穌上十字架,為世人死,不是魔鬼的詭計,而是上帝的旨意。只是萬事互相效力,都成為上帝手中的工具。這並不是說人沒有自己的責任,每一個人同時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完全的責任。v33~34「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林前10:12「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我們靠自己,是站不穩的,因為人經常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人原來有多麼軟弱。我們能夠站立得穩,是倚靠主,是倚靠神的話語:「你們務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腓4:1)、「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前3:8)

4. 今天的回應
包括我自己,或是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實在體會到其實人實在太軟弱了。我們經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眼神就大發作,甚至可以氣得好多年。我們經常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受苦,也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被控告、捆綁、轄制。我們經常內心並不平靜,而是像海浪一樣經常翻騰。即使我們信了主,成為基督徒,情況通常好不到那裏去。相反的,我們對神的話語經常沒有餵口,不想讀經,也不喜歡默想。我們吃吃喝喝,並不會想到神的愛,也不會想到屬靈生命的成長。我們對人有感,對世界有感,但是對於神,對於神的話,幾乎是無感。這都是屬靈生命幼稚、屬肉體的現象,求主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