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02 – 15 QT 馬太福音 13:44~58

馬太福音 13:44~58
13: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裏,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13:45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13:46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13:47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裏,聚攏各樣水族,
13:48 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裏,將不好的丟棄了。
13:49 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
13:50 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13:51 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我們明白了。」
13:52 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裏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13:53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裏,
13:54 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裏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哪裏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
13:55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約瑟)、西門、猶大嗎?
13:56 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這人從哪裏有這一切的事呢?」
13:57 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13:58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裏不多行異能了。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太 13:49 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
13:57 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3. 分享默想經文
經文背景:《跟隨耶穌每日靈修》今天起的連續四個比喻,是耶穌離開了喧嘩的眾人,進入安靜的房子,與祂的門徒在房子內說的 (v36)。此時祂比喻的重點與前四個對群眾說的比喻有著明顯的不同。前四個比喻的主題,是耶穌暗示在祂再來之前,天國在這地上世代的光景。這些群眾並不在天國之內,他們是從天國之外觀看,是好奇的旁觀者。因此耶穌對他們所論到的都是天國的外在方面,比如:在不同土壤的種子產生不同的收成 (撒種的比喻);仇敵的攪擾 (麥子稗子的比喻);天國的發展茁壯 (芥菜種與麵酵的比喻)。但是後四個比喻,耶穌不是對憑眼見的人說的。從這時起,祂專對有信心的人講論,就是那些不單憑眼見,更憑看不見的信心而跟隨祂的人。這些比喻,將教導我們從神的觀點,來看天國在這世代中獨特的內在價值。

(1)v44「隱藏珍寶」比喻的背景,一般的老百姓每每把土地當作最安全,用來保存他們最寶貴的東西的地方。巴勒斯坦是戰爭頻繁的地方,每當戰爭一發生,一般人民通常在逃難以前把他們的財寶埋藏在地下,盼望他們將來有一天回來的時候,可以再把它們取回來。根據當時的律法,任何埋藏在地裏的財寶是歸業主所有。所以這個比喻提到兩個要點,就是一個人「無意」找到一塊藏寶地,特地將它「藏起來」(表示他極看重這珍寶,唯恐失去,所以要藏起來);以及這人「歡歡喜喜變賣一切所有」來買這塊地,使這筆財寶確實地歸他所有。耶穌要說的是:進入天國值得我們付上任何代價。天國是那樣的寶貴,但要得到它,可能要我們放下自己十分喜愛的事物,放棄某種十分難以放棄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接受一種不容易做到的鍛鍊和捨己;總而言之,就是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可是,對識貨的人,或說有信心的人,的確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啊!

v45~46相對「隱藏珍寶」的比喻,尋找「無價珍珠」的比喻則是指人「有意」地尋找天國的福音,當找著了,願意付極大代價去獲得它,而這價錢又是重到這樣的地步,值得付上那人一切所有的。這兩個比喻指向同一件事:主耶穌要我們明白,祂就是那隱藏的珍寶、無價的珍珠,是值得我們付出全部所有的去追求的。我們若能深知確認主耶穌和祂的福音是無價的寶藏,而又肯將自己所有的全部擺上,這就是真信心,是最能討神喜悅的竅門《跟隨耶穌每日靈修》。

(2)v47~50「撒網的比喻」,講到一個漁夫撒網捕魚,「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其裡,將不好的丟棄了」(v48)。剛打上來的魚蝦都是新鮮的,怎麼叫「好的」和「不好的」,原來,按照猶太人的規矩,有些海鮮是不能吃的,例如:鱔魚、螃蟹、龍蝦等等,視為不潔淨,故此是「不好的」,要被分揀出來丟棄。人若被神分出來丟棄了,就要「哀哭切齒了」(v50) 《參跟隨耶穌每日靈修》。這個比喻與「麥子稗子」的比喻「異曲同工」,用不同的比喻在講同樣的事,就是神的國度,是有分別的。神是聖潔的神,屬神的子民也當追求「聖潔」,聖潔就是「分別為聖」。上帝要把屬祂的人與不屬祂的人分別出來,將來審判的日子,義人與惡人要分開、得救與不得救的要分開、真基督徒與假基督徒要分開、得勝與不得勝的要分開。麥子稗子的比喻,或是撒網的比喻,都是在講「好的」要被收取,「不好的」要被丟棄;這是嚴重的警告,也是大家都不喜歡聽的道理,但耶穌的話語:「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13:9)

v52「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文士不只是抄寫聖經的人,也是猶太人的律法專家和教師。他們對律法是十分謹守的,不輕易對律法有一點點的偏離。在這樣的基礎上,若文士接受了天國的道,他一定是脫離了律法條文表面字句上的限制與捆綁,而從律法的意義中真正看見了基督,因為律法和先知都是指向基督的《跟隨耶穌每日靈修》。

(3)v53~58耶穌講完了比喻,回到自己的家鄉,就是加利利的拿撒勒。耶穌的家鄉,就像有些鄉下地區,人與人之間關係是很密切的。耶穌的鄰舎從小看著耶穌長大,而耶穌在30歲以前,生活平凡低調並不起眼。所以當耶穌開始出來服事,人的「成見、偏見」就攔阻了他們屬靈的信心,他們習慣用「外貌」認人,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我們見了主的神蹟,聽了主的教訓,豈不是應當「悔改信主、因主得救嗎?」但事實上「因主跌倒」的人,要遠遠高過「因主得救」的人。有的人就像文士與法利賽人,他們因為嫉妒使心被蒙蔽,想要殺害耶穌;有的人就像耶穌家鄉的人,因為過去的成見偏見而攔阻他們相信神,以致於與神無分;或許有更多的人因為主所做的不合他們的意思,選擇不信;這都是「因主跌倒」,他們不接受,就變成了「厭棄神」。

v57「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這都是人的軟弱,就好像:「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外來的講員比較靈」…,其實就是人的偏見、成見、思想的框架…限制了神的作為。v58「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裏不多行異能了。」這節經文很重要,使我們了解神的作為,在人渴慕與信靠的環境中更容易彰顯與成就;反之,好像會在不信與敵擋的環境中被限制。使我們想到這節經文:「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11:6)

 

4. 今天的回應
昨天在一間教會中講道。這間教會很特別,記得前幾年第一次去講道時,聖靈感動講了一篇道,感覺上比較嚴厲,不是那種讓人會感到舒服,而是挑戰人生命改變的道。那時候心想,可能講這一次應該就不會再來了。感謝主,結果從那次開始,教會特別邀我每個月固定講一次的道,一直到如今。在這間教會裏,我感到特別釋放,因為弟兄姊妹有屬靈的渴慕,有許多次我經歷到聖靈特別的啟示與感動,自己都受益匪淺。當然也有不少經歷是在某些地方講道的時候,感覺好像碰壁一樣。使我反省自己,神對我講話,我的反應如何?神的感覺如何?我是不是饑渴慕義,好叫神大大澆灌,願意再多說一些?還是厭煩跌倒,不想聽也不想理會?求主賜我謙卑、柔軟與渴慕的心,飲於聖靈的活水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