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01 – 31 QT 哥林多前書 12:21~31

哥林多前書 12:21~31
12:21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12:22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12:23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12:24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12:25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12:26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12:27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12:28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12:29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
12:30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12:31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林前 12:23 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12:25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3. 分享默想經文
(1)v21~27在教會(或在任何環境當中),總是有剛強的、體面的、俊美的,同樣也一定有軟弱的、不體面的、有缺欠的。這個世界的系統,就是好的就想要不斷追求更多更好,而比較壞的因為沒有人管就讓他變得更糟更壞,結果產生各種貧富差距與M型社會,但是極端的貧富不均一定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上帝的心意並不是這樣,乃是均平的原則:「多的沒有餘,少的也沒有缺」(林後8:15)。神給我們恩賜、能力更多的,不會有餘;因為希望我們的愛也是很豐富,就把多的給別人。但是我們要補充說明,這裏指的這些軟弱的、不體面的、有缺欠的都是指在現實環境中的弱勢與真實無助的個人或族群,就像保羅時代的寡婦就是一例。哥林多教會許多基督徒因為心中沒有愛,沒有安全感,就利用拉抬教會裏面比較有恩賜才幹的領袖來搞小團體製造分裂對立,分門結黨來爭競比較,去打壓教會中比較軟弱弱勢的人或是跟自己不和的人,教會變成政治化。保羅痛責這種情況,教導聖靈所賜一切的恩賜能力,都是為了要造就教會,造就教會也就是造就幫助弟兄姊妹,絕不是用來打壓別人突顯自我。下一章就會講到一切的恩賜,都需要有愛心的基礎,不然上帝根本不紀念一切沒有愛心的服事。

另外補充我們也要小心,要幫助別人,要有愛心,但也需要有智慧。真正幫助的是有需要的人,因為在教會裏面有一些不見得是真實的弱勢,有一些是個人的懶惰需要克服學習殷勤、或是有的是生命的破口需要被對付。就像保羅前面教導對於犯罪卻屢勸不聽的人,我們需要把他當作不信主的人看待,不可與他交往,就是要重新傳悔改的福音,而不是幫助這種人卻讓他們繼續活在罪惡裏面不知悔改。我之前幫助過教會周遭許多的流浪漢就學到許多的教訓,千萬不可以聽信他們的藉口隨便給錢,免得他們利用基督徒的愛心去買酒喝,後來我就堅持去幫他們買便當或是車票,結果就再有沒有流浪漢來尋求幫助。我們幫助人,是希望在環境上實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然後鼓勵他們倚靠主的力量剛強起來,慢慢恢復穩定的生活。因為人的任何幫助實在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幫助人自己願意連結於神、親近神、倚靠神,得到一生的祝福。

(2)v28~31上帝在教會裏面放下各種不同功能的恩賜,絕對不是用來比較的,沒有一種恩賜比另一種恩賜更重要、或是更偉大、更優秀…,因為既然是恩賜,恩賜的目的就是用來造就教會的。可能是哥林多教會普遍過度高舉方言的恩賜,保羅才用這幾章經文教導他們,恩賜不是用來比較,而是用來幫助別人。方言禱告是造就自己,但是造就自己的目的,還是要幫助別人,而不是高舉自己,否則方言也就沒有意義,甚至是有害。我過去常常喜歡追求一些很明顯或是引人注目的恩賜,但是過去的動機是錯誤的,是為了用恩賜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與肯定,或是用恩賜來發展人數業績想要證明自己,有一次我禁食40天禱告要尋求服事上的能力與突破,聽到神跟我講了一句話就結束了,神對我說神比較關心的是我這個人是不是OK的,而不是關心我服事的結果如何?結果讓我很大的醒悟,一個人如果在神面前的光景不對,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不對的,即使做的好像是好事。一個人在神面前蒙悅納,那麼神紀念他一切所行的。就像亞伯該隱獻祭,上帝悅納亞伯的獻祭(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卻不悅納該隱的獻祭(地裡的出產),這裏的解經很多解釋,但是我支持正統神學的說法之一,就是主要不是東西的好壞,而是獻祭的人。一個不敬虔、不信靠神、不愛人,這樣的人是無法蒙神稱許和悅納的,跟他獻上甚麼供物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因為神是鑑察人心的。我們使用恩賜,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在比較誰的恩賜有多厲害?有多少果效?而是看這個人在神面前真實的光景如何?神鑑察內心,我們一定要了解這一點。

 

4. 今天的回應
在神的教會中,人與人之間一定是息息想關的,就是肢體之間總是彼此幫補、禍福與共、彼此影響。有能力有條件的人,總是不能單顧自己的事,期待更多的去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而真正有需要的人,也需要學習接受別人的幫助,給人的不需要驕傲,接受的也不需要自卑自憐,我們都有應該學習的功課。我個人在牧養的工作上是非常軟弱的,我總是期待看到大方向,想要深入了解神的心意所在,也希望帶動那些願意起來跟隨主的門徒。所以在服事上我跟神禱告求神興起許多小家長起來實際深入牧養群羊,因為只有在小家中,才能落實教會應有的功能。感謝主目前總算興起了幾位成熟有負擔的小家長,但是我們求主興起更多人願意起來承起牧養的使命,也求神讓許多流離失所的羊群有屬於自己的小家。我們的異象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職場、每一個部隊單位、每一所學校,都有小家成立,就需要有小家長起來成為牧者承接關懷牧養。今天禱告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起來收割莊稼,牧養群羊,阿們!
 

5. 回應
「一個人如果在神面前的光景不對,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不對的,即使做的好像是好事。」這句話有前因後果,抽出來用會有問題。所謂做任何事都是不對的,是指這個人如果在神面前光景不對,那麼他所做的任何事,包括好事,神也不紀念。因為神是看內心,看關係。由對的動機和態度出發,即使是感恩的心喝水吃飯工作,神也都紀念。但是如果沒有愛神愛人的心,自我中心自以為神,即使是在讀經禱告傳福音,神也不紀念,是這個意思!
在神面前正確的動機、態度、關係是一切事情的根本。這也是整本聖經最基本的道理!
太多人信耶穌,以為只是換個神明在拜,還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十字架為基礎的捨己跟隨,這不是福音,這樣的人得救信主,是會有危險的。

另外分門結黨表現在外的,就是不斷強調:這是我的教會,我的牧師、我的小組、我的…,你的,他的…。最好不要開口閉口這樣製造分裂,因為一切都是主的,也都是「我們的」,沒有什麼是「我的」。我們最好是少提到不同之處,多一點提到我們共同的主!我們都需要經常不斷被提醒與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