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15:1~15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15:2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15:4 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
15:5 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
15:6 義人家中多有財寶;惡人得利反受擾害。
15:7 智慧人的嘴播揚知識;愚昧人的心並不如此。
15:8 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他所喜悅。
15:9 惡人的道路,為耶和華所憎惡;追求公義的,為他所喜愛。
15:10 捨棄正路的,必受嚴刑;恨惡責備的,必致死亡。
15:11 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何況世人的心呢?
15:12 褻慢人不愛受責備;他也不就近智慧人。
15:13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裏憂愁,靈被損傷。
15:14 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
15:15 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箴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15:2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3. 默想分享
(1)突然覺得讀箴言書有一個隱藏的危機,就是好像就算把神從經文中除掉,箴言書也可以成為一般的勸世文、道德書、智慧語錄。雖然一切人生的智慧根源都從神而來,但是世人似乎也可以從歷史教訓、人生經驗中揣摩學習而得。從外表看好像的確如此,但是屬靈人參透萬事,明白其中真正的大智慧,聖經中的箴言書絕不是旨在鼓勵人靠肉體去勸人為善、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這和論語孟子四書五經又有何異?難道可以等同視之?如果有人抱持這種心態,我們需要十分小心並且悔改己心更新變化。

v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雖然箴言書中大多數的經文好像都是在「勸人為善」,但其實並非如此。神的眼目無處不在,神不但鑒察人的言語行為,更能看透人內在的思想動機。更重要的是,神早就知道人屬肉體的生命早就因「罪性」全然敗壞,神又怎麼可能期待人靠自己能夠徹底悔改改變?所以包括箴言書與整本聖經在內,都是「離了神,我們不能做什麼!」我們能夠悔改改變的唯一出路,就是倚靠聖靈的大能,在我們心裏工作,賜我們智慧與啟示的靈,又賜我們悔改行善的力量。雖然舊約聖靈沒有普遍內住人心,但是凡渴慕神的人仍然不斷有聖靈持續在人生命中工作。同樣地,在新約時代雖然聖靈內住基督徒心裏,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硬著頸項,故意消滅聖靈感動,叫聖靈擔憂。敬畏與信靠,才是我們領受聖靈充滿,能夠不斷更新變化的關鍵。

(2)在神統管萬有,鑒察一切,加上聖靈感動人敬畏神,賜力量智慧給凡謙卑信靠的人,人才能有領受智慧的能力。包括內心的改變,從石心變成肉心:「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v5)、「聰明人心求知識」(v14)。內心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回答柔和,使怒消退」(v1)、「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v2)、「溫良的舌是生命樹」(v3)、「智慧人的嘴播揚知識」(v7)、「心中喜樂,面帶笑容」(v13)。智慧人的心與口,成為神祝福流通的導管,為自己與他人帶來美好生命的果子,得更豐盛的生命—「義人家中多有財寶」(v6)、「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v15)。

相反的,惡人的心與口離了神的泉源,不斷發出罪惡與苦毒:「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褻慢人不愛受責備」(v12)、「言語暴戾,觸動怒氣、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v1~2)、「乖謬的嘴使人心碎」(v4)、「心裏憂愁,靈被損傷」(v13)、「愚昧人口吃愚昧」(v14)、「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v15)。結局帶來咒詛與毀滅—「惡人得利反受擾害」(v6)、「捨棄正路的,必受嚴刑」(v10)、「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v11)

值得注意的,惡人總喜歡「重外在而輕內心」,甚至以為這樣也可以「唬弄上帝」,卻沒想到神鑒察人心肺腑、動機態度:「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他所喜悅。惡人的道路,為耶和華所憎惡;追求公義的,為他所喜愛。」(v8~9)神要的不是宗教上表面的「獻祭」,而是「信而順服」的生命果子—「耶和華喜愛燔祭和祭物,豈如喜愛人聽從他的話呢?看哪,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肪。」(撒上15:22)、「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8~9)我想這可以說明神為何悅納亞伯和他的祭物,而不喜悅該隱和他的祭物。因為重點不是「獻祭與祭物」,而是獻祭的人,是否在神面前是「對的人」!神要的祭是什麼?不是錢、不是牛羊?而是「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7)與一個謙卑愛神的心!

 

4. 今天的回應
智慧的重點,不在於使我們能得到這世上的多少好處?而在於我們能夠得著神自己—真正智慧的源頭,然後成為祝福的導管。我過去喜歡求恩賜,求能力,以為可以有果效的服事主;如今發覺更重要的是求能夠「持續連結於神、緊緊黏於神、專注地愛神」,成為祝福的導管。與其有能力恩賜卻忘記神,不如自誇軟弱而緊緊倚靠神,我想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