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 4:1~10
4:1 黃金何其失光!純金何其變色!聖所的石頭倒在各市口上。
4:2 錫安寶貴的眾子好比精金,現在何竟算為窯匠手所做的瓦瓶?
4:3 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婦人倒成為殘忍,好像曠野的鴕鳥一般。
4:4 吃奶孩子的舌頭因乾渴貼住上膛;孩童求餅,無人擘給他們。
4:5 素來吃美好食物的,現今在街上變為孤寒;素來臥朱紅褥子的,現今躺臥糞堆。
4:6 都因我眾民的罪孽比所多瑪的罪還大;所多瑪雖然無人加手於她,還是轉眼之間被傾覆。
4:7 錫安的貴冑素來比雪純淨,比奶更白;他們的身體比紅寶玉(或譯:珊瑚)更紅,像光潤的藍寶石一樣。
4:8 現在他們的面貌比煤炭更黑,以致在街上無人認識;他們的皮膚緊貼骨頭,枯乾如同槁木。
4:9 餓死的不如被刀殺的,因為這是缺了田間的土產,就身體衰弱,漸漸消滅。
4:10 慈心的婦人,當我眾民被毀滅的時候,親手煮自己的兒女作為食物。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哀 4:6 都因我眾民的罪孽比所多瑪的罪還大;所多瑪雖然無人加手於她,還是轉眼之間被傾覆。

 

3. 默想分享
(1)哀4章是第4首哀歌,本章主題是「神拆毀之後必有恢復」。v1~5描述因為百姓犯罪,神公義的審判帶來可怕的痛苦,用「前後對比」的方式描繪出來:
一、貴重的黃金如今變色失光、精金變為瓦瓶(v1~2):以色列被神揀選「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本是神眼中的「黃金、純金、聖潔的石頭」(v1),但現在卻失去了光澤、被棄置於街頭,聖殿被劫掠、百姓被屠殺。那些自認是「精金」的人,如今卻在仇敵眼中降卑為「瓦瓶」(v2)—參《聖經綜合解讀》
二、人不如狗,因為戰爭帶來饑荒,被圍困的耶路撒冷食物短缺,連母親也無法滿足饑餓的孩子(v4),
只能放任他們餓死,讓人覺得非常「殘忍」(v3)。
三、曾經吃著山珍海味,穿著昂貴衣服的貴族也流落街頭,必須在垃圾堆中生活 。(v5)

v7~10是耶路撒冷被巴比倫圍困時的情景:
四、光明的「耶路撒冷貴族」,變成面貌漆黑如媒炭、只剩下枯骨的卑微存在(v7~8,活潑的生命)
五、嚴重的饑荒,有的人甚至因此成了「食人族」,吃起自己兒女的肉(v10)

(2)耶利米直言這一切的痛苦與患難,都是因為—「都因我眾民的罪孽比所多瑪的罪還大」(v6)這樣的認知叫我們感到驚訝,因為所多瑪、蛾摩拉素以淫亂敗壞著稱,先知卻認為猶大的罪惡更大更重?我想重點在於神給耶路撒冷「更多的機會可以悔改」,就是一再差遣先知提醒警告,對百姓說話,勸他們悔改、聽話,免受這災,但卻無人肯聽。結果長期受到戰爭痛苦煎熬的耶路撒冷,比所多瑪「轉眼之間被傾覆」還要更慘更苦(v6)。

《聖經綜合解讀》—
「我眾民的罪孽比所多瑪的罪還大」(v6),並非指犯罪的程度,而是頑梗的百姓不但明知故犯、而且拒絕神所給的出路(耶21:9;38:17),所以是自找苦吃、咎由自取。「所多瑪雖然無人加手於她,還是轉眼之間被傾覆」(v6),指罪孽深重的所多瑪轉眼之間就被天火摧毀(創19:24),城中的居民還來不及驚慌。耶路撒冷卻因為拒絕神的憐憫、頑強抵抗,所以圍城持續了一年半(耶52:4~6),明知故犯的百姓不得不經歷神早已預言的可怕饑荒(v7~10)。

「餓死的不如被刀殺的」(v9),指饑荒的慢慢折磨,比速死於刀劍之下更加痛苦。神早已10次宣告,悖逆的百姓必將遭遇「饑荒」(耶11:22;14:12;14:15~18;15:2;16:4;21:9;27:8、13;29:17~18;34:17),但百姓卻定意反叛、拒絕投降,因為他們自信有足夠的存糧可以熬過圍城,而敵人通常都會在冬季收兵。沒想到一向崇尚速戰速決的巴比倫,這次竟然能耐心圍城一年半,再充足的儲備也擋不住饑荒的來臨。我們越是自信在什麼事上剛強,神就越要在什麼事上對付我們,使我們在最有把握的事情上軟弱、跌倒,好讓我們認清自己、放下自我,回轉「誠實倚靠耶和華」(賽10:20)。

 

4. 今天的回應
今天經文給我的感動,就是神的子民若是有了神的話卻一再拒絕聽從,下場就比不信主的人更重了。雖然一般世人都認為不信主的人,好像道德可能比較敗壞;但其實神看「悖逆」是更重的罪,特別是神已經多次多方差遣先知警告,一再給百姓機會悔改,作出決定,這是神兒女的特權,因為外邦人可能不會有神兒女這麼多的「機會」聽到神的話可以悔改。如果神的兒女卻不肯把握機會,那麼他們要承擔的是更嚴重的「悖逆」與不順服,受苦就成了「咎由自取」了。順服包括了二部分:第一個,必須「先聽神的話」,就是「聖經與聖靈的聲音」;第二個,「有了神的話又聽從的」。求神幫助我不斷操練「聽話」、「順服」,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也不要明知故犯,自討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