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20:1~13
20:1 在那裏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
20:2 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
20:3 大衛王來到耶路撒冷,進了宮殿,就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禁閉在冷宮,養活她們,不與她們親近。她們如同寡婦被禁,直到死的日子。
20:4 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裏來。」
20:5 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卻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
20:6 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
20:7 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
20:8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裏,亞瑪撒來迎接他們。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約押前行,刀從鞘內掉出來。
20:9 約押左手拾起刀來,對亞瑪撒說:「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
20:10 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裏所拿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沒有再刺他,就死了。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
20:11 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
20:12 亞瑪撒在道路上滾在自己的血裏。那人見眾民經過都站住,就把亞瑪撒的屍身從路上挪到田間,用衣服遮蓋。
20:13 屍身從路上挪移之後,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撒下 20:2 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

 

3. 默想分享
(1)趨炎附勢的便雅憫人「示每」,在大衛回歸時帶了「1000便雅憫人」(19:17)來迎接大衛渡河。後來這些便雅憫與以色列其他支派的人,為了猶大支派搶在前頭而不滿,其中一位匪徒示巴又趁機作亂,慫恿以色列人離開大衛—「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v1)。結果無知的群眾馬上轉離大衛,又去跟隨了再次發動叛變的示巴。我們看見:
一、大衛想要以「懷柔政策」,放下一切前嫌刻意拉攏百姓的心,但卻是「和稀泥」的作法,想要到處討好人,卻是徒勞無功,反而給了仇敵可趁之機。

二、這些以色列民一下子受到押沙龍的煽動說背叛就背版;一下子受到示每的號召又想要迎回大衛;一下子為了與猶大支派爭竉失利又投靠了匪徒示巴…。這讓我們想到以色列人一下子對耶穌高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過沒幾天又隨眾高喊:「釘他十字架!」大多數群眾其實是「盲目無知」,沒有見識與分辨察驗能力,只是一味盲目從眾,容易受人煽動誘惑,瞎子領瞎子,最後都要一起跌倒。

(2)v3大衛逃亡前在皇宮曾留下了10個妃嬪,後來押沙龍佔領時聽從了謀士亞希多弗獻策玷污了這些妃嬪,所以大衛已經不能重新接納她們,但負責為她們養老。這裏我們看見大衛在這裏表現出果斷強硬的決策,卻在回歸時對待以色列與猶大支派的事上,用「和稀泥」的態度,一味只想當「爛好人」,不能明快的「賞罰分明」,結果一再造成匪徒橫行、百姓作亂,國家動蕩。這裏我們也看出大衛以前在作戰時經常會 謙卑「求問神的旨意」;但在治理家庭與國家的事上,卻一再暴露出他許多沒有原則、不願意坦誠面對衝突問題、賞罰不清不公…,結果就是亂成一團,不斷需要面對「收拾殘局」。

v4~5亞瑪撒原是押沙龍叛軍元帥,大衛回歸時為了討好以色列人,不但沒有下手懲處叛軍,更直接將亞瑪撒取代約押成為元帥。大衛命亞瑪撒三日內召聚部隊討伐示巴,結果亞瑪撒未能如期達成,大衛馬上提昇「亞比篩」成為元帥追趕示巴(v6)。這裏我們看出大衛與約押之間的心結,大衛並沒有直接面對化解與約押之間衝突,而是強勢替換,先用一個叛軍元帥亞瑪撒;後又用約押原來的部屬亞比篩來取代他,最終引發約押的不滿。v11~13陰狠毒辣的約押之前曾幫大衛除掉烏利亞,私下殺了叛亂的押沙龍,現在又設計殺害亞瑪撒。一般學者認為約押雖然是自私與狠毒之人,但是神也間接多次使用他來施行審判的作為。特別是大衛不想面對處理悖逆的押沙龍與叛亂的亞瑪撒,但最終還是透過約押來施行了神的審判。

 

4. 今天的回應
QT舊約的經文,才讓我們發現了大衛在關係的處理上,經常是不成熟的。不想面對衝突、不願意好好溝通、有時候想當爛好人息事寧人,但適得其反;有時候卻又情緒化處理事情,卻造成更多更大的問題。比起大衛,所羅門王更懂得記取大衛的教訓,向神求智慧能夠好好治理國家,以致於討神的喜悅。我們從大衛的身上學習,小到家庭、職場、教會,大到國家政府社會…,我們都需要學會好好溝通、好好治理,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定與和諧。神應許我們可以跟祂「求智慧」,而且是神所喜悅之事。唯願我們都有屬神的智慧,能夠治理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成為祝福,帶來神同在的平安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