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13:1~18
13:1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
13:2 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
13:3 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
13:4 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
13:5 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
13:6 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
13:7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
13:8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原文是弟兄)。
13:9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13:10 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
13:11 於是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
13:12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
13:13 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13:14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
13:15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13:16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13:17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13:18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裏居住,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1.經文3遍

 

2.今天默想經文
創 13:14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
13:15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13:16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13:17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3.默想分享
(1)v1亞伯蘭先前因為迦南地的饑荒轉到埃及地去,卻因為自己信心的軟弱,差點把妻子都賣掉了,還好神保守平安無事。於是又從埃及地轉回到迦南的南方。v2~4經過幾番遷徙,他重新回到「從前支搭帳棚,也是起先築壇」的伯特利,「他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這原是他起初求告神的地方,後來因為信心軟弱,以為埃及地的豐饒更適合迦南居住,卻是學了寶貴的信心教訓。這時候重新回到迦南敬拜神,我們相信在亞伯拉罕的生命中,他對神的信心已經可以稍微超越環境與眼見了。

v5~13果然這裏又經歷了另一次事件,就是亞伯蘭與羅得叔侄分開的試驗。叔侄二家本來一起來到迦南,但是這時候因為雙方的「財物甚多,造成牧人相爭,使他們不能同居。」(v6~7)亞伯蘭身為叔叔,為了避免關係的破裂,他以一個寬大的胸懷與信心的遠見,讓羅得先選擇想要前往的地方。我們相信經過前面埃及的事件之後,亞伯蘭肯定學到了功課,就是他憑著環境、眼見與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而不是憑著信心,結果險遭大禍;幸得蒙神保守,到最後又回到了原點。經過這次的「屬靈曠野漂流記」,亞伯蘭放心的把一切的主權交託給神,仰望神的供應。

(2)v10~11羅得憑環境與眼見,看到往東方的「約旦河全平原」— 「都是滋潤的…,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羅得看到的是土地的肥沃、城市的繁榮富裕…,於是「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這裏的「漸漸挪移」,就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羅得一家被經濟條件的富裕繁榮所吸引,以致於心中漸漸對靈性的罪惡麻木無感,到最後竟選擇定居罪大惡極之城「所多瑪」,這城的罪惡在神眼中,卻是神定意要毀滅之城。

羅得選擇之地已經超過了迦南的地界,但是亞伯拉罕遵從神的吩咐仍然選擇定居在看似條件較差的迦南地。此事過後,神又顯現重申對亞伯拉罕祝福之約:「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v14~17)

亞伯拉罕這時候還沒有孩子,但是在神的眼中,亞伯拉罕已經有許多的後裔,甚至多到像「地上的塵沙」一樣;在人的眼中,迦南地是荒漠貧乏之地,但在神的眼中,這卻是「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神屬靈的眼光,超越環境與人有限的眼見。在人還看不到前途與盼望的時候,神用話語對人說話,這就是應許。沒有信心的人,看環境、看世人,便要絕望灰心喪膽;但是挪亞、亞伯拉罕都選擇相信了神的話,並且忠心順服,付上代價,使他們能夠「因信稱義」,也要因信蒙福!

 

4.今天的回應
神呼召亞伯蘭,並不是天生完全無瑕的屬靈偉人,而是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剛強有軟弱的一般人。神揀選亞伯蘭,並且給他時間與機會可以「信心成長」。甚至神透過萬事互相效力,興起饑荒、興起仇敵、興起困難,來一次次考驗亞伯蘭,讓他的信心一直不斷的成長,以致於最終能夠成為「信心之父」,承接神「祝福萬國」的應許。昨天看到一個卡片,寫著:「生命健康成熟的過程,需要有人給你足夠的『恩典、真理、時間』三者缺一不可,但幾乎所有人都明顯缺乏其中一項、兩項或全部。」心中深有同感。基督徒信主之後並不會立刻變得「完全」,其實只是一個「屬靈嬰孩」而已。神給我們的功課,並不是馬上完美,而是在「真理、恩典、憐憫」中,一生都有不斷成長的機會。我們的問題是:一、不願意付代價成長,成為終久長不大的屬靈巨嬰;二、不肯給別人或自己機會成長,所以大家只好「假冒偽善」,用宗教功德來討好他人,而不敢「透明敞開」。這二者都是不健康的光景,我們需要像亞伯拉罕一樣,在跌跌撞撞中,一次次在神的真理與恩典中成長,信心堅固,長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