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與神同行」到「活出基督」

創5:22~24「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上帝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以諾與上帝同行,上帝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聖經中曾明確說到以諾、諾亞與神同行。以諾生了瑪土撒拉之後,可能就明白了神的心意,知道神要來審判這個世界(瑪土撒拉的意思:“他死後那件事就來了”),猶大書也記載以諾曾經看見過耶穌將要再來的異象(猶1:14~15),從此生命不再一樣,過一個「與神同行」的生活方式。以諾和諾亞都不是全時間的神職人員,一個要生兒養女,也就是像一般人一樣需要工作來養家糊口的。諾亞更是用一生的工夫建造方舟,但是他們都在他們一般人日常生活作息之中,操練過一個雖活在地上,但是仍然能夠與神同行的「生活方式」。

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都知道信仰不是一種宗教事工,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很多標準的基督徒追求恪守每天讀經1小時、禱告1小時,每週正常聚會、奉獻、守主日,就認為這是信仰的全部。事實上讀經、禱告、聚會、奉獻、事奉…的重點,不是多少時間的問題,而是我們學習認識神的途徑、是我們愛神的自然流露、是我們與神建立生活化關係的學習過程、是我們將真理融入日常生活作息的操練。而不是脫離日常生活的一套「宗教修行」,把生活分為「奉獻給上帝的宗教時段」與「我個人生活的時段」。與神同行就是一種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的自然結果。

大衛曾說「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詩16:8)大衛操練將上帝放在他的前面,在上帝的面前吃喝、生活、工作。上帝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信心的眼光卻能夠辨明上帝的存在。大衛一生在任何情況中都能夠傾心吐意的與上帝交談,這些對話也深深打動上帝的心,也就是我們今天在聖經中所讀的詩篇。大衛也是一個在生活中隨事隨在與神同行同活的人。操練與神同行,就是操練用信心的眼光與神同活、同行,在生活中的每一時刻、每一所在,都與神的話、神的靈連結。我們如果沒有倚靠神的靈與神的話,與神同行就會變成很刻意虛假或麻煩辛苦的「另一項事工」。這對人的老我不是一件自然容易的事,而是必須刻意捨己操練符合「新造的人」的生活方式—在神同在的榮耀光中生活。

動機?過程?結果
神看重動機?過程?還是結果?第一個我想神是絕對看重我們內心的「動機」的,甚至看重我們的「動力」。動機是什麼?就是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情內心真正的原因。捫心自問,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要太多是屬於世界的價值觀,世人的眼光在驅動我們去達到的。學生就是我想要擁有什麼學歷?進入那一所學校?社會人士是我要每個月能賺上多少金錢?我要進入某一個公司?成年人:我想要結婚,生二個孩子?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車子…?軍人就是我要升上什麼階級?調職什麼單位?基督徒就是我要帶多少人信主?聖經讀幾遍?禱告幾分鐘?牧師就是我的教會要坐滿多少人…?目標當然不是壞事,重點是我們達到目標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是愛神、愛人、信靠神、對神有盼望,那麼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蒙神紀念的。但如果我們是想要向家人朋友證明自己,證明我是有用的人,是有價值的人,透過外在的成就,這樣的動機就變得與神的旨意脫節了,即使我們的目標是帶人信主或是達到某種宗教成就。就像猶大一樣,耶穌說不要為了鬼服我們歡喜,而要為了我們的名記錄在生命冊上歡喜。我們不需要刻意去討世人的喜歡,而是要追求上帝的紀念與獎賞。聖經上講的動機,最重要的是出於對神的愛心、信心、盼望。這三者是「永遠長存、金銀寶石」的建造,也是我們一生追求的最大的動機與目標。

動力是什麼?動力就是我們所做的,是憑靠自己的熱情力量血氣,還是倚靠聖靈。耶穌的服事是從被聖靈膏抹開始展開的,祂是神的兒子,但是祂所做的一切,若不是倚靠天父的旨意與聖靈的能力,祂就不能做什麼?「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亞4:6)一個倚靠聖靈的人,一定是一個禱告的人、一個等候的人、一個明白神旨意的人。彼得在五旬節被聖靈能力澆灌之前,大有熱心、抱負,但是主不能用他。直到11位使徒被聖靈充滿澆灌,透過禱告學習倚靠聖靈之後,主才能重新使用他們。

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世界的眼光,當然是結果重要。你考上什麼學校?進入什麼公司?每個月賺多少薪水?住什麼房子?開什麼車子?在社會上的地位?孩子的成績?讀經禱告的時間多長?十一奉獻多少?教會的人數多少?好像我們的價值,全部都是根據於這些世人眼光訂下的標準來決定的。甚至有許多基督徒在這種價值觀當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很多基督徒會討好公司或教會裏的人,卻對自己的家人沒好臉色。有些人會花很多時間在教會裏面事奉,卻不願意在家庭裏或工作上善盡本分。不少人會在星期六日熱心事奉,卻在家庭與職場中過一套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對神而言,不是過程與結果的問題(雖然這對人是很真實的事),對神而言,比較重要的是你「每一個當下的狀況」:是與主連結、活在基督裏?還是活在自我中心裏?神是超越時空的神,對神而言,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神永遠只與我們同在於「每一個當下」。我們經常心裏飛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出人頭地的那一天、被人讚賞的那一天,卻從來沒有活在「當下」。很多人的每一個當下,都是漫不經心的、都是魂遊象外的、都是與現實脫節的,他們只活在他們想要追求的目標達成的時刻,或從人得到肯定的時刻,卻無知的浪費了每一個可以與神同行同活的「當下」機會。

聖經中耶穌曾經比喻有一位財主,田產豐盛、無處可容、想要蓋更大的地方,但是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對於這位財主而言,他的過程,就是結果了。他心裏才再想「我要…」,卻不知道「神要…」,這個人連明天都沒有,因為他不明白,神當下要什麼?還自顧訂計畫、作美夢,卻無視於神的存在。聖經中有太多例子了,對掃羅王而言,他人生的目標就是王位,一旦他發現有威脅的時候,他就要除掉一切的攔阻,除掉大衛、討好百姓、想要鞏固王位。但是對大衛而言,王位不是他的目標(不然他早就可以除掉掃羅了),大衛一直在乎與神的關係,一直在乎神的想法,他一直都在乎神,透過詩篇就知道他的心,結果在他等候多年之後,他用神的方法,在神的時間裏,接受神的旨意登上王位。從此看起來終於天下太平了,那知他的結果正是神的過程,他當王之後犯罪、悔改、受管教、生命被更深的煉淨…。所以我認為有時候我們認為的過程,反而是神的結果,有時候我們以為達到目標結果了,反而是神的過程。同樣的,我們一生中可以追求許許多多不同的人生目標,但是其中一個最大的目標,應該是與神同行,而不是贏得世人的認同與掌聲,免得我們到最後失去了一切,也失去了生命。要知道神活在每一個與我們同活同行的當下,而不是在生活中過一個人格分裂的「宗教生活」與「日常生活」。

不但是「與神同行」,更是「活出基督」

人類犯罪的根源主要在於自己要作神、要作王,人不想要聽別人的,只想要「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很多人信神,只是要神聽他的,然後用許多的「宗教功德」來向神交換利益。殊不知這種拜偶像的心態是對上帝的一種褻凟。上帝絕不是滿足於我們更多的宗教事工與活動,祂要的是我們生命「全部的主權」。神在我們的心裏,不是為了要幫助我們「成就個人的老我」,而是要使用我們被更新過的生命去成就神的國度。神是要來作王的,而不是作我們的「阿拉丁神燈」。神要作王是全面性的,從心靈的轉化到外面的結出果子。神很在意我們是怎麼利用時間與金錢?我們在家庭中與家人相處互動?我們在工作上的態度?我們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做什麼?我們心裏最真實的想法?我們如何抒壓?打發時間?如何休閒娛樂?

舊約時代聖靈沒有內住在人的心裏,人能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與神同行了。但是到了新約時代當我們接受耶穌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救主與人生的主宰的那一刻,聖靈就住進了我們的心中了。我們在神面前隨時隨地一直都是「赤露敞開」的(其實本來就是),我們不再只是滿足於與神同行而已。保羅這樣說到他被改變的生命:「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不再是我活我的,神活祂的,而是神人合一,我們因為長時間讓自己被神的話與神的靈更新改變,老我的成分變少,基督的成分變多,自然隨時隨地都與神同行,也都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這是新約時代基督徒的特權,我活著就是基督,是基督榮耀的生命、是基督死而復活的新生命、是基督自己在我裏面成為我的生命。我們不再只是追求與祂同行,而是藉由聖靈透過「萬事互相效力」,來陶塑我們,使我們也能如此宣告:我活著,就是基督。這一切,就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開始操練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