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03 – 02 QT 路加福音 18:9~17

路加福音 18:9~17
18:9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
18:10 說:「有兩個人上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18:11 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18:12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18:13 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18:14 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8:15 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他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
18:16 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8: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路 18:14 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8: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3. 分享默想經文
(1)v9「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不知道是第幾次,我們提到耶穌總是「機會教育」與「因材施教」了。這次耶穌看到「自以為義、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領袖:文士與法利賽人,仗著所做的事自以為義,於是又舉了一個比喻來教導門徒,揭穿他們內心的驕傲詭詐,並且「不要跟這種人一樣」。

v10~14耶穌的比喻經常善用極端的對比,來突顯罪人的錯謬與何為上帝的旨意。這裏有二個人帶著相當大的對比:
一、當時代最「屬靈」的法利賽人:他們不但沒有去做那些「明顯的壞事」:「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v11),而且還嚴格遵守「宗教上的好事」:「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v12)

二、被當時代人人唾棄的罪人稅吏:「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v13)

三、結果耶穌的結論是:「我告訴你們,這人(指稅吏)回家去比那人(法利賽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v14)

四、這個比喻的重點,神看的不是「宗教行為」,而是「人的內心」!按照馬太福音7章的教導,「人的內心」指的是「與神的關係」與「屬靈生命的成長」,再簡單說就是「信靠神與愛神(聖靈的果子)」。至於行為,應該是從內心「與神有正確的關係與生命成長」所行出來的結果,而不是人出於肉體老我刻意去「做出來,為要給別人看,或是向神邀功」的宗教行為。套句有位牧師的話:「我們不是「做」基督徒,乃是「活出基督」。」有些基督徒走的是「宗教律法」路線,就像這裏的法利賽人一樣,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宗教功德」,企圖向神交換利益」,但神不要這種心態的人;祂要的是像稅吏一樣,真心面對並承認自己的敗壞與罪惡,然後大方接受神的赦罪與憐憫,再帶著感恩與愛神的心,與神建立「信望愛」的關係,忠心來跟隨主。

(2)v15~17在耶穌的時代,一般人的風氣都輕視小孩子,甚至當有人抱嬰孩想要親近耶穌的時候,有門徒出面責備。他們可能認為耶穌這時候已是大忙人大人物了,何況嬰孩如此年幼無知,不應該為這些小事耽誤耶穌上耶路撒冷、完成復國大業。耶穌見到這個景象,又再一次「機會教育」,藉由一個又一個的比喻,推翻與更新世人心中普遍錯誤的觀念與態度,教導人心意更新與變化,不斷與神的旨意對齊。「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v16~17)
一、天國裏的人像小孩子,指的是小孩子的「謙卑、單純、渴慕、倚靠」,這些都是天國子民最基本重要的特質;而不是小孩子錯誤的罪性部分:「無知、悖逆、謊言…」。

二、耶穌要我們「像小孩子」,就是指我們的內心可以不斷被聖靈更新,保有天國子民的謙卑純真之心,而不要被世上的罪惡詭詐玷污,變得剛硬與悖逆。「神的靈」與「神的話」有改變生命的大能,重點是我們願意「謙卑」在神面前,時刻與主連結,不斷被潔淨與更新。

三、不管我們在世上的年紀多大多老,在神面前永遠都應該像是嬰孩一樣:謙卑與倚靠,如同前面比喻中的稅吏一樣。今天人就怕年紀漸長,便開始倚老賣老,失去謙卑之心;又或是信主日久,變成宗教上的「老油條」,喜歡跟別人比較,又喜歡「自以為義」,就像法利賽人一樣,惹神厭棄。

 

4. 今天的回應
一個謙卑與真誠的心,在耶穌眼中是與神交往的「第一步」,也是「每一步」。神「抵擋驕傲的人」,並且痛恨「假冒偽善」的人,這二種人都無法與神交往,不管他多麼努力在做「宗教功德」。只要心不對,做的事情也就無益了!今天很少人去「省察」我們的心,卻專門喜歡忙碌在外面的宗教或好事上,也喜歡不斷跟人爭競比較,都是本末倒置。耶穌有時候講話很難聽,但是對謙卑的天國子民:「凡有耳的,都應當聽」!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