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02 – 17 QT 路加福音 13:1~9

路加福音 13:1~9
13:1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
13:2 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13: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13:4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13: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13:6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
13:7 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13:8 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13:9 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路 13: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3. 分享默想經文
(1)v1「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這經文的背景,可能是在耶路撒冷獻祭的加利利人發生了騷亂,羅馬巡撫彼拉多派兵彈壓。彼拉多性情急躁,不尊重猶太宗教傳統,經常以武力威脅,曾經差點造成大規模反抗。v4「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18個人」,可能是因為彼拉多挪用聖殿款項建造耶路撒冷的水渠,引起猶太人的抗議和流血衝突。「西羅亞樓」可能位於「西羅亞池」上方的城牆上。— 《聖經綜合解讀》

在猶太人(其實幾乎也是大多數人)認為,在這兩個事件中遇難的人之所以橫遭不測,應該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有罪」(v2、4),就像約伯朋友認為約伯的苦難必定是因為罪惡造成的。耶穌用這二個例子「機會教育」,駁斥這種觀點:「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v3、5)意思是,我們不必去管別人發生意外或死亡,是不是因為他們「罪比較重」?而是「管好自己」— 千萬不要以為「沒事」就代表「我們比別人好」!重點不是我們 —「什麼時候死?」、「如何死法?」,而是我們每個人最終會進到「滅亡」?還是得著「永生」?

(2)v6耶穌用了一個比喻來回應,就是「結果子」的比喻。在這個比喻中,園主比喻神,「管園的」比喻主耶穌,無花果樹的「果子」比喻「悔改」。主耶穌用這個比喻提醒那些置身事外的百姓:他們沒有遭遇不測,只是表明神的「寬容、忍耐和憐憫」,因為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這比喻的解釋:自從主耶穌開始傳道以來,至今已經過了3年。神耐心地等待人悔改,如同園主「3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v7)。但許多人仍然不肯結出悔改的果子 —「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任著自己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2:5)。

人若不肯悔改,就像無花果樹「白佔地土」(v7),浪費了神的恩慈,理當接受滅亡的結局。雖然主耶穌還要再給他們「悔改的機會」,但恩典的等待並不是無限期的,不結果的樹木最終還是要被砍掉(v9)。因此,我們不但要悔改,而且要及時悔改;神對猶太人是這個原則,對教會也是如此。

 

4. 今天的回應
我默想今天這段經文雖然是耶穌對猶太人說的,猶太人是「神的子民」,但仍然需要悔改。我過去以為悔改就是「信耶穌」,這就好像猶太人都是「信上帝」的一樣,以為從此「安啦!」可以高忱無憂了!卻不知道「信耶穌」或「信上帝」,乃是「相信神所說的一切話」,結果是不管猶太人也好,今天的教會也好,「神到底說了什麼?」我們也不讀聖經,也不明白,結果「表面信」、「心裏仍然不信」,變成假冒偽善的猶太人或是基督徒。口頭上稱「主啊!主啊!」,但實際活出來,「我才是主!我說了算!」至於神說了什麼?我們也不關心也不理會!

悔改的「信耶穌」,不是口頭上稱「主啊!主啊!」而是結出果子來證明我們的悔改是真實的!我們要走的,不是「宗教」路線,而是「生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