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20:1~12
20:1 亂定之後,保羅請門徒來,勸勉他們,就辭別起行,往馬其頓去。
20:2 走遍了那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或譯:眾人),然後來到希臘。
20:3 在那裏住了三個月,將要坐船往敘利亞去,猶太人設計要害他,他就定意從馬其頓回去。
20:4 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
20:5 這些人先走,在特羅亞等候我們。
20:6 過了除酵的日子,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和他們相會,在那裏住了七天。
20:7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
20:8 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燭。
20:9 有一個少年人,名叫猶推古,坐在窗臺上,困倦沉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人睡熟了,就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他來,已經死了。
20:10 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
20:11 保羅又上去,擘餅,吃了,談論許久,直到天亮,這才走了。
20:12 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領來,得的安慰不小。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徒 20:2 走遍了那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或譯:眾人),然後來到希臘。

 

3. 默想分享
(1)複習一下保羅三次的宣教旅程:保羅的第一次宣教之旅在小亞細亞建立了教會;第二次宣教之旅可能以此地為中心想向北再推展福音;但聖靈不許,帶領他們越過愛琴海進入希臘,並經由以弗所回來。在保羅第三次的宣教旅行中,保羅想再度訪視前兩次旅行中所建立的教會,也期盼福音在這些地方有更多的拓展;由此,也建立了更多的教會。

v1~2在以弗所之亂平定之後,保羅往馬其頓地區去,v2走遍了那一帶地方,勸勉門徒。福音的內容實際包括了「靈魂得救」與「靈命成長」二大層面。保羅一開始傳福音設立教會,領人得救。接著繼續留在教會傳講真理,或是持續透過書信、巡廻佈道,以真理來解決教會各樣問題,帶出基督徒生命的成長。不只是停留「宗教性質的聚會」,保羅更關心的是真理能夠活用在基督徒的人際關係、思想行為、動機態度、生命品格所有的層面,這才是真正的全備福音。

v3這裏真是悲哀,保羅宣教的腳蹤到那裏,總是會有一群猶太人的逼迫要跟到那裏,不斷設計要殺害保羅。有人在服事神,就有人在敵擋神。感謝主,若非是神的允許,我們一根頭髮也不會掉落,但是這群魔鬼的打手、爪牙,真是有禍了,不但不是服事主宣揚天國福音,反而是在不斷攔阻福音。耶穌曾經嚴厲痛責文士與法利賽人,他們自以為是在服事主,卻是不斷地在攔阻人得救:「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做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原本是一生定意奉獻委身服事上帝的人,到頭來竟全都成為上帝福音的敵人,成為攔阻人得救的殺人凶手。這些猶太人就像當初的保羅一樣,以為是服事上帝,卻是一直都在與神作對。到底什麼是服事?是用我的熱心方法,為了嚴守宗教傳統而不惜逼迫聖靈的工作,還是成為謙卑悔改,放下成見,順服體貼聖靈的真門徒。

(2)v7保羅一向習慣在安息日進會堂跟猶太人辯論聖經,也習慣在七日的第一日找門徒一起擘餅聚會。因為當時有一些奴隸成為基督徒,他們在白天須要作工,只有在晚上才能參加聚會,所以擘餅記念主的聚會是在晚上進行,因此又稱作「主的晚餐」。初代教會的擘餅通常跟吃飯放在一起(通常是晚餐),意思是在吃飯中或吃飯後就一直持續在聚會,聚會生活化,透過飯桌與生活把信仰與生活連結起來。更重要的是初代教會的晚餐,並不只是為門徒預備的,而是開放給未信者能夠參加的,這也是為什麼「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的原因了。因為在飯桌上,有生活的關係,有真理的傳講,有禱告的服事,使人更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直接遇見主。美國推動家教會的丁湯尼醫師他們有一個名詞,叫作table church(餐桌教會),倒是很符合初代教會的精神,也很適合現代人使用。

v8~12保羅難得巡迴見到大家,講道講了多時,有太多東西想要勸勉大家了,結果造成一個年輕人打瞌睡從三樓掉下跌死了。首先我們了解初代教會的時候還沒有「新約聖經」,大家要聽福音、道理,除了舊約,通常是由這些巡迴的使徒們把握機會多一點分享。但是我們現在是因為人人有聖經,可以直接讀經,不需要每次聚會都變成「一言堂」、一個人唱獨腳戲的情況,而是人人可以讀經與回應。第二個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是個醫生,他說猶推古死了,應該就真的是死了。保羅在這裏行一個神蹟,就是伏在他身上,抱著他禱告,然後竟然繼續講他的道,隔天天亮後這個童子竟然就活過來了。這個神蹟很像以利亞、以利沙的見證伏在人身上叫人從死裏復活,這也是保羅唯一的一次叫死人復活,整本聖經也只有九次死人復活的見證。不管任何神蹟,包括「死人復活」,都是聖靈感動下主動的作為,不是我們今天服事能夠操控的常態。不管任何神蹟,都使我們的心更加信靠神、跟隨神,神蹟使我們把眼目從神蹟身上轉移到神的主權,這才是神蹟真正的意義。

 

4. 今天的回應
最近經常透過用餐與弟兄姊妹交通分享,才能深入弟兄姊妹實際生活上的需要,透過禱告與服事一起經歷神的作為與恩典。雖然主日我也會在不同的教會講道,但講道始終無法像私下用餐一樣能夠深入生活,並且營造信任敞開的氛圍;也無法針對個別的需要「因材施教」,以神的話來解答各樣的問題疑惑。講道偏向群體與聖經的大原則,而餐桌交通更適合個人與實際的生活需要。不是每個人都被呼召接受神學裝備與對眾人講道,但是每位門徒都被呼召在家庭與職場生活中,透過用餐與生活,釋放禱告的祝福與傳遞神話語的供應,使人得以經歷神,進而信靠神。想要服事神,飯桌始終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同耶穌與門徒所行的一樣,也是我們所有想要跟隨主的門徒,值得效法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