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 1:1~11
1:1 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
1:2 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
1:3 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
1:4 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
1:5 她的敵人為首;她的仇敵亨通;因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
1:6 錫安城(原文是女子;下同)的威榮全都失去。她的首領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
1:7 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時,就追想古時一切的樂境。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敵人看見,就因她的荒涼嗤笑。
1:8 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為不潔之物;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她自己也歎息退後。
1:9 她的汙穢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結局,所以非常地敗落,無人安慰她。她說:耶和華啊,求你看我的苦難,因為仇敵誇大。
1:10 敵人伸手,奪取她的美物;她眼見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論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會中。
1:11 她的民都歎息,尋求食物;他們用美物換糧食,要救性命。他們說: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甚是卑賤。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哀 1:3 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
1:8 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為不潔之物;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她自己也歎息退後。

 

3. 默想分享
經文背景:
一般學者認為作者就是耶利米,寫作時間明顯是在南國猶大亡國(西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傾覆之後不久而寫下的(見1:3、2:2、2:9)。哀歌的意思,就是以歌或禱告向上帝和其他人表達內心的悲鳴、不甘心、被惡待、遭受不公義,或在刑罰中經歷痛苦等,並渴望情況可扭轉和得以平反的感受。在《耶利米哀歌》中,詩人為猶大亡國被擄這懲罰而哀哭、悲嘆和申訴。全書共5章,由5首哀歌組成,每章都是一首以希伯來詩歌體裁寫成的哀歌,悼念耶路撒冷亡於巴比倫。

其實早在猶大國還沒有滅亡之前,神就已經差派耶利米傳講先知的預言:「猶大國一定會滅亡,但是此後必有救贖和復興。」只是當時人討厭聽到這樣的信息,把他當作「猶奸」、烏鴨嘴,不說好話。世人想要的是「世上安逸的生活」,但結果總是「忘記神,轉向自我中心,然後開始從靈性墮落變成了道德上的墮落。」神允許用苦難取走安逸的環境,就是讓百姓能夠「回轉歸向神,與神連結,靈魂甦醒」。只是這樣的話,沒有人想聽,聽進去的人就是餘民中的少數,進入真實的悔改與復興,而聽不進去的人,從國家的滅亡繼續墮落跟著靈魂一起沈淪。耶利米雖然事先已經知道神一定會審判毀滅猶大,但是當事情發生之後,他仍然發出哀歎的詩,訴說心中的傷痛,但在資訊中仍然帶出「盼望的資訊」。特別是這句:
「看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31:31)耶利米早就預言「新約時代」的來臨,就是—「這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是耶和華說的。」(耶31:32~33)新約是聖靈要內住人心並且掌權,這才是神對世人真正旨意的實現與成就。

(1)耶利米在猶大亡國後,看著如今敗破的耶路撒冷,又回想到當初繁盛的榮景,不禁悲從中來。他把錫安與百姓擬人化為「失去丈夫、孩子被擄」(v5)的「寡婦」(v1),來形容如今猶大好像已經被神離棄了:
一、「先前滿有人民的城、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v1),如今,耶路撒冷卻成了一片廢墟,降卑受辱、失去盼望,只能「夜間痛哭,淚流滿腮」(v2)。
二、「沒有一個安慰她的」(v2、9、16、17、21)
三、曾經的朋友,「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v2):指那些與猶大結盟對抗巴比倫的周邊國家(耶22:20),他們就像不靠譜的情夫(結16:33、何2:5 ),大難臨頭自顧不暇、棄她不顧,而且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四、百姓被擄,尋不著安息:「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v3)、「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v5)、「在那些國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腳之地」(申28:65)。
五、錫安城如今已成了荒涼與愁苦之地:「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v4)
六、充滿「歎息」:「歎息」(v4)是本詩的另一個關鍵字,一共出現了5次(v4、8、11、21、22)
七、仇敵亨通:「她的敵人為首;她的仇敵亨通」(v5)
八、被擄的百姓陷入困境:「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敵人看見,就因她的荒涼嗤笑。」(v7)
九、因被藐視;自己也歎息退後(v8)
十、結局非常地敗落、無人安慰她、仇敵誇大(v9)
十一、敵人奪取美物、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可能指「巴比倫王將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都拿去了」(王下24:3)。
十二、因缺食物而歎息、用美物換糧食處境甚是卑賤(v11)

(2)站在屬肉體或自我中心的人來看猶大如今的處境,可能會認為「都是巴比倫害的」,都是那些曾經的同盟國離棄我,甚至中途倒戈、反咬一口。但是讀聖經是接受聖靈光照我們,原來猶大的一切遭遇,是因為他們—「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為不潔之物」(v8)、「她的汙穢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結局」(v9)指這位淫婦的月經之血非常明顯、無法掩蓋。

我們如果QT整本聖經,就會讀到以色列與猶大,雖然神用心良苦、大費周章,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領進「迦南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神的旨意並不是單單想要給百姓一個「安逸的生活環境」,而是要培養以色列人建立起敬畏神與愛神的屬靈生命關係。應許之地本應當成為「安息之地」,就是活在神的旨意裏得享「心靈的平安喜樂」,但是以色列人卻讓應許之地成了犯罪之地、忘記遠離神、偏行己路、墮落拜偶像、倚靠人而不是尋求神…,一再惹動神的忿怒,不肯好好讀經明白神的旨意,又一再拒絕先知帶來悔改的信息…。「時候滿足了」,就是百姓的罪惡到了一個限度,又是百姓堅持不肯悔改歸向神,也是在神所定的日子,神就伸手管教煉淨一切悖逆的人心,看看是否得著「少數得救的餘民」,就是願意悔改轉向神的兒女,使用他們再歸回繼續完成神揀選他們「祝福萬國」的旨意。

 

4. 今天的回應
很多人會強調以色列人外面的罪,如與外邦人通婚、拜偶像、行為上的種種罪惡,所以帶來神的審判。但神看見的是,人在行為上的種種罪惡,其實是早就在「人在心靈上忘記神、遠離神、自我中心、偏行已路」所結出的果子。行為上的墮落,一定是來自於心靈上早就「遠離神」了。所以詩篇一開始強調神所要求的是,神的兒女最重要的是—「與神連結」,如同樹栽在溪水旁、枝子連於葡萄樹一樣。源源不絕的從神得著「神話語的供應、活出神旨意的能力」我們才能走在神的心意中。首先要悔改的,不單是「行為上的罪」,更是「心裏上早已遠離神的罪」,特別是老我的「自我中心」,這才是神為什麼要門徒「天天背起十字架跟隨主」的主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