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10:1~19
10:1 此後,亞捫人的王死了,他兒子哈嫩接續他作王。
10:2 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臣僕,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
10:3 但亞捫人的首領對他們的主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差臣僕來不是詳察窺探、要傾覆這城嗎?」
10:4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
10:5 有人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
10:6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就打發人去,招募伯‧利合的亞蘭人和瑣巴的亞蘭人,步兵二萬,與瑪迦王的人一千、陀伯人一萬二千。
10:7 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
10:8 亞捫人出來,在城門前擺陣;瑣巴與利合的亞蘭人、陀伯人,並瑪迦人,另在郊野擺陣。
10:9 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
10:10 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
10:11 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
10:12 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10:13 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
10:14 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約押就離開亞捫人那裏,回耶路撒冷去了。
10:15 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又聚集。
10:16 哈大底謝差遣人,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他們到了希蘭,哈大底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
10:17 有人告訴大衛,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過約旦河,來到希蘭。亞蘭人迎著大衛擺陣,與他打仗。
10:18 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百輛戰車的人,四萬馬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
10:19 屬哈大底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以色列人和好,歸服他們。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

 

 

1.  經文3遍

 

2. 今天默想經文
撒下 10:12 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3. 默想分享
(1)似乎原來在以色列周圍的列國中,亞捫人前一位王拿轄曾與大衛交好。這可能是亞捫人與掃羅為敵,過程中曾經幫助、恩待過大衛;所以當大衛聽到拿轄死了,便想恩待回報拿轄的兒子新王哈嫩,如同大衛因為約拿單恩待米非波設一樣,都是為了實現對他們父親的承諾。(v1~2)沒想到哈嫩卻聽信了「豬隊友」眾首領的餿主意,以為大衛待他如其他列國一樣不懷好意,竟然羞辱了大衛派出去的使臣—「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v4)這動作無異是在向大衛宣戰,大衛體恤使節,迎接他們並且允許他們「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v5)

v6亞捫人無故挑起事端,我們對照歷代志上的經文,這時哈嫩付了「一千他連得銀子」(代上19:6),折合300萬舍客勒(出38:25~26),可以購買10萬個奴隸(出21:32)。他用這筆钜款「從美索不達米亞、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代上19:6),包括步兵33000(v6)、戰車3200輛(代上19:7)。這樣龐大的雇傭軍,是要發動消滅以色列的全面戰爭。在哈嫩雇用的四國軍隊中,伯·利合、瑣巴和瑪迦都是亞蘭人的國家。當時亞蘭人還沒有統一的國家,分成相互獨立的城邦,由「諸王」(v19)統治「勇猛的全軍」(v7),可能指不是一般的民兵,而是職業軍人。亞捫人守城,訓練有素的亞蘭雇傭軍安營在適合戰車展開的「米底巴」(代上19:7)曠野,從後面攻擊以色列人。—參《聖經綜合解讀》

(2)約押看出以色列軍隊可能被前後包抄(v9),所以兵分兩路,自己帶領少數精兵去攻擊訓練有素的亞蘭雇傭兵,其餘的兵交給弟弟亞比篩去攻擊戰鬥力比較弱的亞捫人。v11約押並不能完全確定哪一邊的敵人更強,對自己的作戰部署並沒有完全的把握,於是與弟弟達成互相支援協議。但即便如此,人已經盡了一切本分與努力之後,都要知道命運的結局最終是掌握在神的手裏—「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v12)這節經文把人倚靠神願意應當承擔使命與責任(剛強作大丈夫),與將一切結果交託給神的旨意(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作了一個最完美的平衡。結果感謝神,「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v13~14)—參《聖經綜合解讀》

v5~16「哈大底謝」(v6)是瑣巴的亞蘭王,已經被大衛打敗過一次。之前亞蘭人只是亞捫人的雇傭軍,現在卻是他們主動進攻以色列,甚至從遙遠的美索不達米亞調兵增援。「700(v8),應該是「7000(代上19《猶太古史記》卷7第6章128節)。「4萬馬兵」(v18)應該是「4萬步兵」(代上19:18;《猶太古史記》卷7第6章128節)。亞蘭人的總兵力是8萬步兵和1萬戰車(《猶太古史記》卷7第6章127節),這是大衛所面臨的最強外敵。因此,大衛「聚集以色列眾人」(v17),集合了全國的力量,親自過河迎戰;結果大大得勝,亞蘭諸王投降,一直到所羅門的時代才重新與以色列為敵(王上11:25)。—參《聖經綜合解讀》

 

4. 今天的回應
今天對約押對弟弟說的話很有感動:「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我們經常在人的責任與神的動工二者之間,很難抓到平衡。有時候自己熱心做過了頭,沒有交託,取代神的地位;有時候又藉口交託實則懶散,沒有盡責,結果攔阻神的作為。我個人的看法,即使我們一切的努力,也完全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與憐憫,使我們有分於神的工作。一切主權完全在於神,我們只是「神的同工」、「神手中的工作」。至於人的本分究竟界限在那裏?需要每一次求問神的旨意與帶領。因為神的帶領總是「做新事、做奇事、無法測度」。

有時候神要人只是讚美、神為人爭戰;有時候神要人憑信心跨出第一步,然後讓神接手;有時候神讓人在整個過程中都參與在其中,但是從頭至尾全都必須仰望神的引導、恩典,倚靠神的力量…。我們心裏知道,我們是軟弱的,所以我們乖乖倚靠神、順服神;但是可能表現在外面,別人看我們是剛強壯膽的,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神。我們常在這二種張力中,取得平衡點:「靠己軟弱與靠主剛強」、「倚靠神盡本分與將結果旨意交給神」,求神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