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14:17~24
14:17 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4:18 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14:19 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賜福與亞伯蘭!
14:20 至高的 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裏,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
14:21 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
14:22 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華起誓:
14: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14:24 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

 

 

1.經文3遍

 

2.今天默想經文
創 14: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3.默想分享
(1)v17~18亞伯蘭憑著家中生養的318名壯丁,打敗五王歸來,有所多瑪王比拉,與撒冷王麥基洗德一起迎接他。這二位王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對比,所多瑪王「比拉」的字義是「罪惡之子」。「撒冷」的字義是「平安,和平」,「麥基洗德」的字義是「仁義王」(來7:2)。亞伯蘭靠著神的幫助打敗仇敵之後,「罪惡之子」和「平安仁義王」一起出來迎接他。—參《聖經綜合解讀》

v18~20這位「麥基洗德」,在聖經中是位「謎一般的人物」,提供的線索很少:
一、同時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的雙重身分,在聖經中極為罕見(v18)

二、帶著餅和酒前來迎接(v18),可能是照著當時的風俗,給跟從亞伯蘭的那些疲乏和饑餓的人一些食物,用以加添心力(參申23:34、25:18、書9:5~6…等)。

三、他為亞伯蘭祝福(v19~20),因為麥基洗德在聖經中被預表耶穌基督,神藉著他行使祭司祝福的權柄,為亞伯蘭祝福。祝福也代表了他的位分高於亞伯蘭。「從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駁不倒的理。」(來7:7)

四、他接受了亞伯蘭所獻上的十分之一(v20),這是聖經中有關十一奉獻的最早的例子,代表亞伯蘭對神獻上感謝,承認他的得勝完全是倚靠神的恩典。

五、在聖經中被預表耶穌基督,像麥基洗德一樣,既是君王,又是至高的大祭司:「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來7:3)、「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來5:10)、「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 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詩110:4)。

(2)v21~24按照當時的慣例,亞伯蘭的戰利品都歸他所有,所以亞伯蘭有權「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v20)。這時候所多瑪王提出「把人口給我」,又故作慷慨地說「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但是亞伯蘭放棄接收這些戰利品,只把所當得的分交給僕人與跟從他的人,自己卻沒有從中得利。
一、亞伯蘭不想靠人得利,而是單單信靠神的供應:「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v23)

二、亞伯蘭爭戰的動機,並不是為了賺取戰利品,他不是為了錢去當僱傭兵,而是為了拯救侄子羅得。而且他也知道他的得勝,完全來自於神的恩典,並不是要讓他藉此致富,所以亞伯蘭持守界限,不貪婪索求,更是把一切的榮耀功勞歸給神,高舉神的名。神的名,比起世上的富貴榮華,更加寶貴。

三、亞伯蘭自己不收取分毫,但仍為一同作戰的僕人同伴爭取當得之分。我們自己的信心並不應該強加在別人之上,亞伯蘭不求分毫是他的信心與甘心樂意的擺上,但他也尊重跟從的人應有「當得的分」,這是對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4.今天的回應
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不斷再被提昇與成長。從他一開始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舒適圈,離開他能夠成功發達的環境與機會,順服到了迦南荒漠靠神而活。雖然前面經歷了在埃及說白謊遭到妻子差點被賣的驚險,但是這又讓他學到了教訓,重新調整信心定睛在神的供應上,以致於他不看重財物名聲,而把一切的榮耀歸給神,在世人面前高舉神的名,也定意倚靠神的供應而活。其實我個人也不斷經歷到在信仰的過程中,一再跌跌撞撞,想靠自己「終夜打不到魚」;只因操練聽從神的話,卻能「得勝有餘」!經驗久了,與其靠自己白忙一場,不如先花時間投資在好好親近神,尋求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以致於經歷「神的恩典夠用」!該學的功課,趁早學會,讓我們享受住在「有神同在的迦南美地」,而不是「富裕罪惡卻無神同在的所多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