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13:8~13
13: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13:9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13:10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13:11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13:12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是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1.經文3遍

 

2.今天默想經文
林前 13:11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3.默想分享

(1)v8這裏舉出三個:先知講道、說方言、知識;其中說方言是講說各樣的奧秘,如果方言翻出來也就等於是先知講道,這三個恩賜都是為要幫助教會更認識神。但是不管先知怎麼講道,方言的奧秘怎麼被翻出來,或是有各樣百般的知識,我們能夠了解神的部份,還是非常非常有限,所以v9「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要直等到神來了,一般來說就是耶穌第二次再來,我們能夠與神面對面,能夠真正的見到神,那麼就不需要先知、方言、知識這些過渡時期的東西了。康來昌牧師解釋說,不一定是指耶穌再來,完全的來到,也可能指的是完全的愛來到,就是當我們能夠真正明白與經歷神的愛,我們就能夠脫離孩子幼稚不懂事的情境,開始「長大成熟」,越來越有耶穌長成的生命與身量。一個充滿上帝之愛並且也願意回應愛神的人,他與神的關係是極其親密的,就好像是朋友之間的面對面一樣,所以要認識神,關鍵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愛。知識、先知、方言…,一切都會過去,只有對於神的信心、盼望,與愛心,是永遠長存。

康來昌牧師:「當然一切的基礎是信心,但真正的信所活出來的,是一定有愛的行為;沒有愛的行為,那就不是真實的信。這個是從神來的愛、能力,被領受了,這叫做信,信心所活出來的望和愛是生活中的。也許我們也可以說,信心是根據過去神所做的,愛心是我們現在的行為,盼望是對將來的,不過也許也不一定要把它分得那麼仔細。」

(2)在啟示錄2章記載當耶穌再來的時候審判以弗所教會,先誇獎他們的優點,他們為主勞碌、忍耐、堅守真理,但隨即責備他們失去了起初的愛,所以要悔改。信心、盼望、愛心就好像是我們建造靈魂的生命所使用金銀寶石的材料,用懷抱著對神充滿「信望愛」的心,來過生活、來服事,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就能存到永恆,被神紀念。但是如果我們建造的材料不是信望愛,而是私慾、野心、自我中心…,那麼就算我們拼命的為主服事,都好像草木禾楷一樣隨風逝去,不被紀念。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學習用對神的話語充滿信心、活出愛神愛人的行為,對神的國度因為充滿盼望而能夠堅忍到底,那麼就算存著感恩的心在主前吃喝,也同樣被主紀念。甚至羅馬書 14: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我們在世上過生活,連最簡單的吃飯喝水,都需要以對神的信心來支取,每天活著沒有對神積極的信心,等於我們每天活著都在得罪神。所以很多基督徒不明白,不是看我們多麼努力,而是我們對神話語充滿信靠,心得安息、充滿喜樂,帶著信望愛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情。讓我們每一天的日子都能與神同行,被神紀念,而不是被神責備:我不認識你。

(3)v11~13「我作孩子的時候…」這當然是指「屬靈的生命」還停留在「小子」的階段時,可能是初信、是幼稚不成熟的階段。這個階段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幼稚不成熟」的。但是隨著生命的成長,我們應當越來越認識神、越愛神、越信靠神,好像神認識我們、愛我們一樣。隨著生命的成長,我們在信心、盼望、愛心上也不斷的長大成熟,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天!這裏講的,都是生命成長的事,而不是強調恩賜、能力、表現、績效。基督徒應當把生命成長當成是我們不斷追求成長的目標,離了這個目標,恐怕我們所做的就算不得什麼了!

 

4.今天的回應
疫情雖然越加嚴重,確診死亡人數節節攀昇,每天盯著新聞也會叫人「人心惶惶」。我在不同的教會講道,也看見實體聚會雖然沒有禁止,但是聚會人數明顯下降,許多弟兄姊妹選擇改用「線上」的方式進行。有一些我在一對一門訓的同學,也因著疫情,紛紛恢復線上課程,因為這時候發現,當這世上充滿了艱難危險,但是基督徒在基督裏,才能得著真平安真盼望!疫情雖然令人痛苦,但是上帝藉此機會,使許多人心從世界轉向屬靈的國度,使危機成為轉機。其實我們不需要等到痛苦才想到神,而是隨事隨處,凡事以神為中心,讓神的管教早早過去,因為人心的轉向與悔改,才是神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