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03 – 18 QT 路加福音 22:14~23

路加福音 22:14~23
22:14 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
22:15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
22:16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 神的國裏。」
22:17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
22:18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
22:19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2:20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22:21 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
22:22 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22:23 他們就彼此對問,是哪一個要做這事。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路 22:19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2:20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3. 分享默想經文
(1)v14「時候到了…」,就是人子耶穌要上十字架的時候到了!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最後的晚餐應該是正月13日的夜晚,比逾越節的筵席提前了一天(約13:1;18:28);而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是正月14日下午3點、猶太人宰殺逾越節羊羔的時刻(約19:14),所以保羅才說:「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林前5:7)。這個差別,可能是因為所用的曆法不同。以色列立國之後開始使用國曆,很可能是把日出前舊月牙消失的那天算為新月,日出到日出為一天。—《聖經綜合解讀》

v15~18「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裡」(v16)、「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v18)指主耶穌下一次與門徒們坐席的時候,將是在神國顯現的時候(v30)。那時,「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筵席」(賽25:6)。我們今日擘餅、喝杯,只不過是預嘗神國的筵席;這餅杯所盼望的,乃是在神的國裡與主一同坐席、彼此交通,同享豐富和榮耀。因此,在擘餅聚會裡,我們在外面所感受的是十字架的死亡,在裡面所看見的卻是「成就在神的國裡」的盼望。那走完了十字架道路的主,已經在我們裡面成為我們新造的生命,使我們能在祂的寶血和身體裡彼此交通(林前10:16),不被環境裡的難處擋住榮耀的盼望。—《聖經綜合解讀》

v17~20主耶穌使用以色列餐食中,常見的餅、杯來預表祂的死,原是叫我們「記念主」。記念,就是想念,就是不要忘記,好像今天每個國家都有很多的「記念日」一樣,想念一些先賢先烈曾經做過的事,藉由記念日來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例如以色列人的逾越節一樣。但是耶穌透過聖餐的形式,來提醒我們紀念,這個紀念,就不像是一年紀念一次,或是一個月紀念一次,像今天許多教會領聖餐一月一次;也不是一週一次,而是每天我們都可以在三餐的飯食中,看到我們的飯食,我們都不斷的在紀念主,想到主為我們死,主對我們的愛,使我們被激勵,要為主而活。我個人認為每一次吃、喝,都是「聖餐」,這個聖餐不是今天教會形式上的領聖餐,而是心靈上,我們無形無刻都在紀念主,因為主已活在我們心中,甚至與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吃喝。我個人認為聖餐不應該只是形式(當然我們可以有這樣的形式),但是主更希望我們天天紀念主,時時感謝主,希望我們能邀請主進到我們生活之中,凡事以神為中心,為主而活。

(2)我們在「聖餐」或是每天的吃喝中,其實「紀念主」,可以想到很多的事。聖餐的餅象徵耶穌的身體,杯象徵耶穌的寶血;為我們捨命,赦免我們的罪,所以每次的吃喝,使我們想到每次都是「主在服事我們的愛筵」,是我們與主的「燭光晚餐」,主用祂的生命成為晚餐的內容,我們滿懷感恩與愛吃每一口飯,喝每一口湯。聖餐也使我們想到「十字架」,因為主的身體與血都是在十字架上捨命的,聖餐與十字架是分不開的,十字架代表了神救贖的愛。聖餐也使我們想到「主的話與主的靈」,主在「五餅二魚」神蹟之後,也曾經對群眾說:「我的肉是可吃的,我的血是可喝的」,象徵主不但救贖我們,更要透過祂的話與神的靈,成為我們的「天上的糧」與「聖靈的活水」,使我們靈魂得嘗飽足,不再享受罪中之樂,而是靈裏自由聖潔的大喜樂!所以聖餐,使我們「紀念主」,紀念「主的愛」、「主的話」、「主的靈」,使我們甘心回應主:「主為我死,我為主而活」!

v21~23耶穌暗示猶大將要賣主,以及猶大的結局:「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耶穌的話:「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v21),正是應驗了詩41:9「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至於猶大到底有沒有領聖餐?許多學者有不同的看法,雖然聖經中沒有太明顯的看到,但比較多是支持猶大應該是沒有領聖餐的。焦源濂牧師這樣寫:「究竟猶大有沒有參與主耶穌設立的聖餐呢?……,最可能的事實是,猶大在與眾人吃過逾越節的筵席之後,就離開了。主耶穌在他離開之後才設立的聖餐。」不過不管如何,我們看見主揀選猶大,訓練他服事,一再給他機會可以「悔改相信」,但到了最後一刻,他仍然堅持不肯悔改,這就顯明了主給世上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機會與恩典」,等候人的悔改與相信,到最終審判之日,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負完全的責任。也提醒教會不是每個基督徒都肯定是「完全得救的」,重點不是「服事多少」,而是「生命如何」?不是「傳道趕鬼行異能」,而是「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

 

4. 今天的回應
我曾經被聖靈感動,要在我家的餐桌上多放一張椅子,邀請耶穌在每天的飯桌上「坐主位」,因為我認為「聖餐」不是宗教上一個月一次的「形式」,更是我們心裏每天感恩的「與主同吃同喝」,「同活同住」、「同工同行」。我也曾講過有關「聖餐」的道,結果欲罷不能,把聖餐講了三次還講不完,因為看到聖餐裏面其實有主耶穌「無限的愛」、「無盡的恩典」,每天每次的吃喝其實都是主在服事我們的「愛筵」,只是我們總是囫圇吞棗,沒有細細體會。更重要的,不是可吃的「餅杯」,而是「神的靈與神的話」,要成為我們「生命的糧食」,餵養我們的靈命。今天基督徒領聖餐,卻不讀聖經,完全是本末倒置,因為神的話天天供應餵養我們,使我們得著屬天的智慧力量,能夠奔走天路,但許多人不喜歡讀聖經,其實是不明白「聖餐」更進一步的意義。「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着。」(阿摩司書8:11~12)唯願我們今天都來聽耶和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