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01 – 22 QT 馬太福音 5:27~37

馬太福音 5:27~37
5:27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
5:28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
5:30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5:31 「又有話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
5:32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休妻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她作淫婦了;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5:33 「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
5:34 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 神的座位;
5:35 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
5:36 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
5:37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譯:就是從惡裏出來的)。」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太 5:28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5:37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譯:就是從惡裏出來的)。

 

3. 分享默想經文
(1)耶穌一開始出來服事,在登山寶訓講道的內容,都是在恢復上帝起初的心意,不再是像舊約一樣停留在律法字句的表面行為,而是把律法的精神拉高到一個重視內心的層面上,回到上帝起初的心意,其實是要塑造天國子民的內在品格,由裏到外的更新變化一個人的生命與行為。以色列人始終活在舊約以遵守律法字句為滿足,但是耶穌的教導都是在挑戰他們的內心動機與態度。

v27~30昨天耶穌舉了一個例子,講道十誡中的「不可殺人」,其實是要從內心的愛人如己,連恨人與咒罵人都不可以。今天另外舉了十誡中的第七誡:「不可姦淫」,耶穌用了更極端的說法來挑戰神的子民:除惡務盡,不但不可以在行為上犯姦淫,連想都不可以想,否則內心的犯罪與行為上的罪惡,在神面前是一樣的。至於v28~29剜眼睛或斷手腳,都不能按照字面應用,因為就算沒有眼睛與手腳,人仍然可以在思想上犯淫亂。這裏耶穌要表達的是:「我們要先從內心的思想與動機上儆醒,斷除一切可能會導致犯淫亂的根源,連故意犯罪的去看、去想的念頭都不可以有,不要在內心縱容罪惡以為沒關係,以為不犯就沒事,神是看重內心的神。」正如馬丁路德說過:「你不能叫雀鳥不從你的頭上飛過,但你能阻止它們在你的頭髮上築巢。」另一個榜樣就是約瑟,在引誘發生的一開始就選擇「逃跑」,不要讓邪惡有機會在我們思想上發酵,是我們時時要儆醒保守己心的責任。

(2)v31~32以色列人因為大男人主義,隨便不喜歡就可以休妻,摩西因為他們心硬,所以規定必須寫「休書」。但耶穌把婚姻的標準拉回起初神設立婚姻的原意,就是不可以視婚姻如兒戲,隨隨便便找個理由想離就離,除非是發生破壞婚約的情況,就像是一方面犯了淫亂。後來正統教會又把允許離婚的原因,除了一方面的淫亂,又加上未信主的配偶可以為了信仰的緣故提出離婚,另外一個就是家暴、可能造成生命的危險,也允許離婚。只是我們仍然要強調,其實上帝設立婚姻的旨意,婚姻是神聖的約定,如同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一樣,夫妻既然成為一體,人不可以隨意分開。即使發生以上的不幸的原因,我們應該「勸和不勸離」,盡量鼓勵像基督愛教會,以神的愛去寬容、忍耐、愛心去接納與挽回婚姻中破碎的關係。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特別對於受苦的一方,我們只能秉持婚約的神聖與上帝慈愛的接納包容來鼓勵大家,希望基督徒好好考慮清楚再進入婚姻,不要馬虎草率。既進入婚姻,就要追求約13章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而不是短暫的激情。但我們面對已經離婚的夫妻,也不需要太過苛責,生命大於婚姻,比婚姻更重要的是屬靈生命的成長,愛神愛人的心,不要活在控告與悔恨之中浪費生命。

面對已經離婚的夫妻,有些教會照著聖經的字句:「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而不鼓勵離婚者再婚。這個標準在教會中實在說也是有不同的聲音與看法,我按照康來昌牧師的說法,他認為耶穌在這裏這樣講,是怕有些夫妻在婚前已經先有喜歡外遇的對象,想要藉著離婚的理由可以跟其他喜歡的人在一起,而故意離婚的,耶穌反對這種情況發生。所以似乎不同的教會,不同的牧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教導與看法。但我們還是盡量回到根本,看重婚約,不隨便結婚,更不隨便離婚。在婚姻中操練愛人與捨己,而不只是聽到自我與激情。至於個別不同情況的處理,求神給我們智慧與愛心去面對。

(3)v33~37耶穌舉了另一個有關舊約律法來教導上帝旨意的例子,就是有關於「不可背誓」。耶穌這裏的說法:「甚麼誓都不可起」,很多人誤以為耶穌反對起誓,其實這節經文跟前面多處經文一樣,不能照字面上應用。因為舊約聖經中連上帝也多次喜歡「指著自己起誓」,同時也允許人對著祂起誓,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耶穌在這裏這樣說的真正原因。這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已經開始發展出很多起誓的技巧,重點不在於「誠實」,反而是在「鑽漏洞」。明明就是很簡單的實話實說,變成必須用很繁複的起誓技術來證明自己的「誠實」。演變到後來文士就發明了許多「發誓技巧」,認為某些誓言是不必守的,某些誓言就非守不可。例如,指著耶路撒冷起誓不一定遵守,但面向耶路撒冷起誓就一定遵守;沒有提到神的名起誓就不必遵守,但提到神的名起誓就定遵守。指著聖所起誓不一定遵守,但指著聖所的金子起誓就一定遵守……。會這樣做正是因為當時已經普遍太不誠實,起誓不但沒有幫助他們誠實,反而使他們變得更加詭詐虛謊,這是嚴重違反上帝心意的。

所以耶穌反對這種錯誤心態帶來起誓的誤用,耶穌的教導重點並不是在於可不可以起誓,也不在於以什麼起誓,重點乃在於實話實說、信守諾言。因為聖經裡提到神自己起誓立約(創9:9~11、路1:68~75);耶穌也起誓(太26:63~64);保羅起誓稱神為見證人(羅1:9、林後1:23、帖前2:5~10)等等。因此,這段經文並不是要求基督徒按字面遵守「不可發誓」,而是把律法真正的意義還原到「內心和動機」的層面。耶穌解釋人們指天、地、耶路撒冷起誓,都忘了這些都是神的所在。而人們在無所不在且全知的神面前起誓,有何意義?人心裡想的意圖祂都知道,起誓的動機何在?因此耶穌要人直接實話實說,不可借用自己無法掌握的事(頭髮變白或變黑),或其他權威來讓別人更加相信自己說的話。所以他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原文直譯是「是,是;不是,不是」,意思是「簡單的說『是』,或『不是』」。

4. 今天的回應
如果沒有詳細查考,特別是對照整本聖經,我們看今天的經文,非常多人用斷章取義的方式來強解字面的解釋,卻忽略了聖經所啟示神的整體心意。重點說神看重內心真實生命的動機與態度,超過外面表面的行為;神看重的是一個人是否逐漸活出被真理改變,充滿神兒子聖潔公義性情的品格,勝過一切。我們在面對複雜處境的今日社會裏,盡量不是給人一個過於簡化的直接答案,而是鼓勵人尋求神的旨意、真理,鼓勵人活出神兒子的生命、性情。許多人在意與追求的是「環境上的馬上改變」,人的本性渴望追尋快樂,逃避痛苦;但是基督徒追求的以基督的心為心,愛神所愛,恨神所惡。在每一件事上,我們追求的最大利益,不是今生短暫的苦樂,而是永恆生命的成長與祝福。感謝主,明白耶穌講話背後最真實的用意,可以幫助我們充滿真理與智慧的心,來面對許多艱難的情境。對我而言,盡量不要隨便給人一個「過於簡化的速成答案」,而是陪伴他們一起尋求,合神心意的「成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