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08 – 16 QT 羅馬書 10:14~21

羅馬書 10:14~21
10: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10: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10:16 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10:18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10:19 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
10:20 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10:21 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羅 10: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3. 分享默想經文
(1)v14~18靈魂得救唯一的道路,唯有透過耶穌基督,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因信稱義」,這就是我們基督徒所傳的福音。對猶太人而言,其實這並不是新的道理,卻是被隱藏在聖經中長久的奧秘,在適當的時機,聖靈感動保羅(以及所有傳道的人)傳講清楚,叫人聽見了可以相信。有人提出,以色列人是要是沒有聽過福音,不明白福音的意義,不可以要他們負擔拒不接受神的責任。保羅引用《申命記》和《詩篇》的話來駁斥,並且提出一個人求告主名的先決條件:1.聖靈差遣人傳道;2.要有人願意回應呼召出去傳道;3.人必須先聽到福音;4.人要自己選擇相信這福音;5.相信的人開始求告神的名。

保羅接下來講,以色列人到底有沒有福音傳給他們?v18「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答案是有的。從羅馬書第一章保羅就解釋神透過「所造萬物」,也是一般常說的「一般啟示、自然啟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特別是有良心功能的外邦人,叫人無可推諉;同時也在特別啟示裡面,神賜下先知、聖經、傳道者(使徒、門徒、保羅…)給以色列人顯明,叫他們無可推諉。猶太人的重點不是沒有聽見福音,而是「根本不信」。從舊約開始,他們就不斷敵擋神的話語,先知的警告,不但敵擋,甚至殺害。保羅責備他們,問題不是他們沒有聽見神的話語,而是從以前到現在,他們就是不聽,一味敵擋、拒絕,殺害先知,不斷積蓄上帝的忿怒。今天就算保羅再傳福音,他們還是不聽,不信,不從。

(2)v19~21既然以色列人拒絕福音,救恩就臨到了外邦人。這一件事情,又惹動了以色列人的憤恨,甚至摩西早就預言了此一情況:v19「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意思是上帝要藉由外邦人的信主,來惹動以色列人,使他們因為“不成子民的人”(即外邦人)有得救的機會,而心生嫉妒。連以賽亞也說:v20「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雖然摩西與以賽亞是在舊約,對舊約時代以色列人說的,但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今天的以色列民。福音的入門就是相信神的真理,接受耶穌的拯救,而不是以遵行律法自義。福音傳到外邦人中間,引發以色列人的憤恨與嫉妒,但更希望因此而激發他們願意相信的心,成為名副其實神的子民。所以,神並沒有棄絕以色列人!因為真正的「真以色列人」,指的是被揀選的、是有信心,接受因信稱義的「餘民」!

 

4. 今天的回應
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在家職場教會傳福音,好像果效很好,每個月或是每二個月就會傳來有人受洗。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我們傳福音帶人受洗的對象,都是弟兄姊妹自己傳的,也都是自己身邊的家人、同事、朋友…。但是越QT默想聖經,我個人覺得我們不應把焦點放在有「多少人信主受洗」,因為一個人受洗,牽涉到神主動的揀選、預定,與人相信的回應,而這一切都不是我們能夠去掌控的。我們能做到「與神同工」的事,就是一、傳揚正確的福音,是基督為罪人死的福音,是因信稱義的福音。至於一個人悔改與生命改變,是接受福音與真理之後「所結的果子」,仍然是聖靈的幫助與工作;二、我們傳揚福音,領人歸主,並不是「到此為止」,把人送去教堂作禮拜就了事了。這是一般基督徒過去習慣的傳統觀念,但並不符合聖經。聖經對門徒的大使命,除了去、領人歸主受洗之外,還有第三件事,就是帶領他們天天讀神的話語並且照著遵行:「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行。」很多人把這節經文自動推給牧師,卻不知道大使命是給「每一位門徒」的使命與工作。我想我們基督徒追求的,不應該是「受洗的人數」,而是我們是否落實了大使命,至於結果,就完全交託給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