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10 – 16 QT 利未記 23:9~22

利未記 23:9~22
23:9 耶和華對摩西說:
23:10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將初熟的莊稼一捆帶給祭司。
23:11 他要把這一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這捆搖一搖。
23:12 搖這捆的日子,你們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
23:13 同獻的素祭,就是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二,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同獻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
23:14 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們獻給 神的供物帶來的那一天才可以吃。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23:15 「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
23:16 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
23:17 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出細麵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當作初熟之物獻給耶和華。
23:18 又要將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兩隻,和餅一同奉上。這些與同獻的素祭和奠祭要作為燔祭獻給耶和華,就是作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
23:19 你們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羔為平安祭。
23:20 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麥子做的餅一同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是獻與耶和華為聖物歸給祭司的。
23:21 當這日,你們要宣告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23:22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1. 經文誦讀

 

2. 今天默想經文
利 23:22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3. 分享默想經文
(1)在利23:5、6節中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逾越節」有時又被稱為「無酵節」。如果我們對照利未記 23章與出埃及記23章,同樣的現象,我們可以發現在以色列人的三大節日都各有二個名字。除了逾越節又被稱為「無酵節」,同時五旬節也被稱為「初熟節」,住棚節又被稱為「收藏節」。為什麼有二個名字?胡維華老師指出原來以色列人在埃及與曠野中是以放牧為業的,是畜牧社會。但是到了迦南應許之地,他們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土地,就要轉型成為農業社會。進入農業社會中再來過這些以色列人的節期,上帝同時在舊有的歷史意義上,又賦予了新的意義,就是上帝要在他們新的土地與社會上,仍然拯救、引導、賜福。

在初熟節(五旬節)中獻上初熟的莊稼,是表明這一切都從神而得來的,包括我們的生命氣息,我們得貨財的能力,機會,土地…,都是神所賜的。把第一份收獲(初熟)的莊稼獻給神,也代表我們把最好的,也是把一切都全獻上,讓神來掌管我們,同時也來繼續賜福我們,供應我們。上帝並不是貪圖我們的財物,而是要釋放我們從物質的捆綁中脫離,神要的是我們的全心全人。

(2)每週安息日比較是個人與神內心真實親密的關係,每年三次節期則是「以色列群體」的關係,神拯救的是群體,我們透過節期不但是敬拜神,也操練彼此相愛。他們不但把初熟的莊稼、牛羊祭牲獻給神,也要為窮人和寄居的人留下「恩典的禮物」,所以在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有需要的同胞,愛神與愛人的生命,都是表裏一致的。

 

4. 今天的回應
以色列人的信仰跟今天很不一樣,他們是天天跟家人生活在一起,也跟神在一起。以色列人的生活、家庭、信仰、工作,基本上是合一的,是無縫接軌的,也是不能分開的。不像我們今天生活、家庭、工作、信仰,是四分五裂,是彼此分隔,甚至是爭競錯亂的。其實以色列人最主要的節期是一年三次集體過節,但是他們更看重的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的信仰,能夠落實在家庭、工作與人際關係,這也應當成為我們的提醒與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