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比喻

耶穌在世上教導百姓明白天國的奧秘,是選擇大量使用「比喻」的方式。畢德生牧師:耶穌面對當時文化的方式,不是正面迎戰,乃用比喻(parable),沿著(para)日常生活,投下(bole)故事。祂的比喻聽來稀鬆平常:泥土、種 子、筵席、錢幣、羊、農夫和生意人,但卻啟發了人的想像力,帶出神、生命、永恆。日常生活的細節因而成為恩典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意識,穿越自我防 衛,引領人進入信仰的內涵,在人心中創造信、望、愛的國度。

要改變一個人,我們通常喜歡直接了當把律法的規定直接教導對方,要對方沒有選擇的必須照辦。但是比喻不一樣。比喻、寓言、故事…,則是用迂迴的方式,讓有心了解內涵的人,用心探索,最後引人入座,豁然開朗。由於是聽者自己發掘得到的啟發,所以更容易說服對方作出改變。至於無心探究比喻的人,則不必勉強,既已無心,更是多說無益了。

舉個例子,要教導你的孩子把時間花在正確的地方,就告訴他撒種的比喻,甚至讓他親手去種一盆植物,從撒種開始觀察,藉此教導種與收的觀念。想要有什麼收獲,我們就必須選擇撒出正確的種子,然後不斷的澆灌、照顧、才能期待有一天結出果子。讓孩子自己去發掘、實驗、想通,變成「他自己」的東西,這樣他才能夠比較接受。

但如果凡事都是父母用直接命令強制執行的,長久以往則容易引發孩子內心的叛逆情緒,或是轉為短暫壓抑卻在別處爆發,都非良策。我們應該向耶穌這位比喻大師來學習溝通與輔導的技巧,善用恰當比喻,引人入列,啟發教化。